專訪/去過車諾比怎麼看核電?紀實團隊:別被恐懼蒙蔽

記者張之謙/採訪報導

核電存廢一向是極具爭議的問題,而在台灣又以「反核」為民意主流,為了實際了解核電與核災,車諾比紀實團隊實際前往車諾比,親自感受核災過後的生活,除了對核能有更多認識之外,也或多或少改變了他們對核電的看法。

   延伸閱讀:專訪/解密核災 台灣團隊深入車諾比核電廠 http://goo.gl/DchgmL

▲反核是台灣目前的主流民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在出發之前,我是完全理解反核的想法。」團員蕭煒馨說,在台灣支持核電的人就像是被孤立一樣,而他一直以來,也比較理解反核的想法,但去過車諾比之後,看到當地人並未選擇放棄,而是努力與它和平共處,他漸漸開始明白為什麼有人支持核電。「目前台灣的問題,是支持核電的人認為安全問題已經解決,反對的人卻認為安全問題沒有解決,雙方完全沒有交集。」

車諾比核電廠 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仍有許多人在車諾比核電廠內工作。(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而團員黃獻永也同樣提到安全問題,「實際到車諾比看過之後,發現核災就算經過清理,那個區域還是不能用,於是我開始思考安全規範應該要多高。」黃獻永表示這是此行帶給他最大的改變,以往他只有考慮台灣到底有多少資源能夠運用,但現在多了一個新的考慮點,也就是台灣有沒有承擔核災風險的能力。

車諾比核電廠,石棺 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車諾比因無人居住幾乎成了一片森林。(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紀實團隊同樣也問了車諾比以外的烏克蘭人,對於發展核電的看法,「大部分的人覺得是趨勢,無可避免。」團員陳怡文說,自己的立場跟他們比較相近,覺得核電是趨勢而且是最有效率的能源,如果能發展到降低任何人為疏失是最好的。

其實對當地的年輕人來說,車諾比有點遙遠,反而是戰爭、經濟才與生活息息相關,「他們都會拿車諾比來開玩笑,例如『你的鼻子好大,你一定是車諾比人。』『這顆蘋果好大,一定來自車諾比。』之類的。」陳怡文笑著說。

車諾比核電廠,石棺 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車諾比核電廠工作人員和訪客解釋「石棺」。(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而計劃發起人蔣雅郁則提到車諾比核電廠的「教育」功能,「烏克蘭身為核災的受害國,對核能的態度竟出乎意料的中立,不批評也不讚揚,每天仍然有許多人在車諾比核電廠內上班,用他們的專業跟經歷,向各國的訪客傳遞關於車諾比核電廠的所有,這其中當然也包含撤離數萬人,動員近百萬人清理災區,以及當時蘇維埃政府謊話連篇的悲傷歷史。」

蔣雅郁認為,像核能這樣主流的社會議題,反核或擁核的社運團體面對的不是政府,而是人民本身,向大眾宣傳自身的理念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這是很特別的一件事,也讓我們覺得做這個計劃有可行之處。」蔣雅郁說,他們不是要主導或是改變政府的能源政策,而是因為民主國家的人民擁有選擇的權利,所以才想透過這個計畫,讓台灣民眾有管道可以持平的了解車諾比核災的歷史,以及核能的發展、演進跟風險,再去選擇要反核或擁核。

車諾比核電廠,石棺 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車諾比核電廠的新石棺工事現場。(圖/車諾比紀實團隊提供)

「恐懼容易讓人忽略很多事實,忽略很多層面的問題,所以希望我們帶回來的這些東西,能夠刺激大家去多看一些層面的東西,而不是只是看到那些很平面的影像,這就是我們做這件事的意義。」正如團員陳怡君所說,恐懼經常影響著我們,甚至連紀實團隊的成員,都曾因此對核災有了虛構的想像,但透過他們實地走訪帶回來的資訊,勢必能讓人民以旁觀者中立的角度,思考這三十年間發生的各項變化,對車諾比就不會再是一個以訛傳訛的謎團,也對台灣核能政策的立場,有了更多判斷依據。

車諾比紀實團隊臉書:https://goo.gl/Ic4zcO

車諾比紀實團隊官網:http://goo.gl/Dd8eez

加入 @setn 好友 #林全考慮重啟核一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