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蔡英文8年執政「打破傳統地緣政治」 台灣躍升國際

圖、文/鏡周刊

蔡英文在史瓦帝尼僑宴上,宣布啟動非洲計畫2.0。(圖/翻攝自總統府flickr)

▲蔡英文在史瓦帝尼僑宴上,宣布啟動非洲計畫2.0。(圖/翻攝自總統府flickr)

「台海和平穩定是重要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片面地改變現狀,這是現在全球共識最高的一件事。」總統蔡英文出訪史瓦帝尼期間,在下榻旅館與台灣媒體茶敘,對於近來的國際情勢做上述表示。國安人士解釋,蔡的治國戰略核心概念是「讓台灣變得不可或缺」,強化台灣在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地緣政治的角色,使國際社會近年對台關注益增。

在地緣政治上,台灣的國際行為自蔡英文執政後有所調整,這名國安人士認為,馬政府時代,台灣比較像是「兩岸裡的台灣」,在經濟上,台灣被包含在大中華市場裡,兩岸簽ECFA後又要簽服貿,經濟關係唇齒相依;提到政治,則想到九二共識,台灣主體性沒那麼被凸顯。

岸田文雄公開表達支持台海和平穩定的堅定立場。(圖/翻攝自@President Joe Biden臉書)
▲岸田文雄公開表達支持台海和平穩定的堅定立場。(圖/翻攝自@President Joe Biden臉書)

經過7年多,台灣逐漸回到世界的格局,成為「世界的台灣」,國力倍增,上市櫃總市值從馬政府時代的23兆元,成長至今突破60兆元,台灣積極參與國際社會,例如人道協助烏克蘭、參與制裁北韓等,疫情期間又主動提供各國口罩援助,都讓台灣在國際上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

在10日剛結束的G20峰會上,義大利與中國進行雙邊會談,義大利是否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再被討論,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向發展中國家金援借款,目前面臨償債問題檯面化。一名黨政人士告訴本刊,過去這幾年,中國對歐陸或其他國家有各種程度的政治干預、經濟傾銷,外界也注意到中國一帶一路所帶來的經濟脅迫,很多國家開始正面感受到中國的強勢干擾,進而希望調整以避免過度依賴中國,更願意加強跟台灣的互動與連結。

他說,在蔡政府執政下,台灣總體國力變好,連帶讓各國覺得跟台灣合作有更多利益,就像立陶宛經濟及創新部長9日在世界台灣同鄉會(WFTA)、歐洲台灣協會(EFTA)的聯合年會上表示,透過台灣,立陶宛可進入東南亞市場,而立陶宛則自視為台灣進入更廣大歐盟市場的門戶。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隨行採訪全文】8年穩定執政完成戰略目標 蔡英文:讓台灣不可或缺
【蔡英文強台心法2】攸關全球供應鏈穩定 蔡英文:台灣風吹草動都會牽連
【蔡英文強台心法3】「民主不能當飯吃」世界為何挺台? 小英親揭祕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