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中美關係若無改善 中國可能在大選前後對台施壓

陸委會近日舉行諮詢委員會議,聚焦近期美中互動對兩岸關係影響。與會委員認為,若未來半年美中關係無法緩解,中國大陸可能在選舉前後對台灣採取複合性施壓行為。

中美關係若無改善,中國可能在選舉前後對台灣採取複合性施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中美關係若無改善,中國可能在選舉前後對台灣採取複合性施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陸委會今(7)日下午發布新聞稿,說明日前舉行第51次諮詢委員會議,以「近期美中互動對兩岸關係影響」為討論主題,與會學者與委員的相關發言內容。

與會學者指出,6月以來美中高層官員互動頻仍,美方利用多邊或雙邊場合積極與中國大陸代表進行晤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望出席APEC峰會,並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

中國大陸應對美對中「投資、結盟、競爭」三合一戰略,主要透過習近平三個全球倡議的話語論述,與美展開輿論戰,並加強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牽制美國;另採取制裁美企,管制鎵、鍺相關品項輸出等手段,反擊拜登政府的「小院高牆」政策。美中亦將針對台海等區域情勢保持溝通管道。

與會委員認為,美中關係取決於結構性因素,衝突並非單一選項,惟美中已難回到過去友好關係,目前尚無任何指標指向美中關係有任何緩和的可能性。美國持續以「多邊架構」圍堵中國大陸,無論在軍事、外交及科技等各方面,中國大陸目前暫時找不到突破口。

委員亦分析,未來半年若美中關係無法緩解,中國大陸可能在選舉前後對台灣採取複合性施壓作為。

但也有委員指出,中國大陸既定政策不受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結果影響,也不會讓台灣問題破壞美中關係。台灣朝野政黨對於美中台關係毋需過度悲觀,政府應持續推動兩岸政策與既有施政步調,惟應避免中國大陸因內部經濟頹靡,鋌而走險在台海製造衝突,以轉移內部施政缺失。

此外,委員也建議政府仍應與中國大陸保持互動,但也應針對中國大陸不理性的挑釁行為進一步分析,並適時讓民眾了解政府相關因應作為及立場。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國際頭條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