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多睡點!研究:良好睡眠可降22%憂鬱症「6習慣」助降風險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研究發現,良好的睡眠可降低22%憂鬱症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研究發現,良好的睡眠可降低22%憂鬱症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迎接2024新年,心理健康與揮別憂鬱是許多人新年規劃,其實達標比想像中容易。國外研究發現,「良好的睡眠」可降低22%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且不論遺傳風險高低,只要落實睡飽、規律運動等6大習慣有助預防憂鬱症。

根據2023年9月發布於《自然心理健康(Nature Mental Health)》期刊的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健康睡眠和經常的社交連結,同時避免吸菸和久坐行為,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該研究由劍橋大學及復旦大學學者所組成的團隊,以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中近29萬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有1萬3千人罹患憂鬱症,進行9年的追蹤。

結果發現,「良好的睡眠」(每晚睡7到9個小時)是最具影響力的,可降低22%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其次為「從不吸菸」20%、「經常性的社交連結」18%、「規律運動」14%、「低至中度的久坐行為」13%、「健康飲食」6%。

研究者也依參與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程度分為不利、中等及有利三組,與不利生活方式組相比,中等組出現憂鬱症的可能性降低41%;而有利組則低了57%。研究者進一步探討參與者遺傳因子DNA,為每個人賦予1個基因風險分數,結果顯示,分數最低者罹患憂鬱症可能性比分數最高的人低25%,遠低於生活方式產生的影響。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睡眠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睡眠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明,睡眠可調控壓力反應HPA軸的穩定性、海馬回振盪及交感神經系統等神經反應,還會影響免疫發炎有關的細胞因子、發炎指數及皮質酮的數值。

她說,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是每個人都要努力的目標,睡好覺的秘訣包含規律的作息、白天有足夠的活動量、減少躺著不睡的時間、白天打盹時間少於30分鐘、上床後做腹式呼吸或放鬆練習,幫助自己進入睡眠狀態。吃安眠藥絕對不是第一選項,如有睡眠問題,可和醫師討論影響睡眠的身體因素、從中找到不需吃藥也可睡好覺的方法。

董氏心衛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孤獨和缺乏社會支持會增加感染風險,且免疫功能會下降。建議從生活上漸進式先設定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在愉快中建立習慣;依序達成小目標、中級目標到養成習慣,目標間可規劃增強的獎勵,像做一件喜歡的事或獲得一個物品,鼓勵繼續往下建立好的生活方式,這是預防憂鬱症的基本功。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