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賴清德總統就職談兩岸 學者分析:北京兩手方針不會變

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學者認為北京會持續採取「軟硬兩手區隔對待」方針。(圖/記者鄭孟晃攝影)

▲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學者認為北京會持續採取「軟硬兩手區隔對待」方針。(圖/記者鄭孟晃攝影)

對於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學者認為北京會持續採取「軟硬兩手區隔對待」方針,並不會因為演說內容而發生結構性改變。至於要達成兩岸恢復全面性交流的目標,公權力應該扮演助力。

由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賴蕭新政府上台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今天上午登場,多名兩岸關係學者、黨政人士出席,分享針對賴總統就職演說的觀察,以及未來兩岸關係走向分析。

淡江大學兩岸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北京對於賴清德政府並沒有所謂的幻想、期待,但是北京在處理這些事情上也是非常審慎的看待。到目前為止,北京仍按照既定的政策方針辦事。

張五岳分析,北京方面的「反獨」立場非常清楚,然而對於兩岸關係的主軸也很清楚「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要合作不要對抗」,北京強調這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至少代表了60%的人民,因此不太可能做出跟台灣主流民意完全相背離的決策。

他說,北京目前的戰略方針就是「軟硬兩手區隔對待」,這樣的情況要在一篇演說之後發生結構性的轉變,並且令兩岸關係重新回到談判、協商,「機率是非常低」,因為「沒有政策互信,怎麼可能協商」,但是如果要在短期內立刻恢復全面性的交流,雙方就要做出努力。

只不過,雖然談判、協商很難有,但至少在交流中,「公權力應該扮演推力而不是阻力」。

張五岳說,雖然兩岸關係的基本風險是可控的,但是北京方面是有可能會局部採取施壓的做法,包含在外交、國際空間、貿易、軍事甚至法律,其中外交部分的壓力大概是最強烈的。因此要如何避免誤判、防範意外、管控分歧更重要。

然而他也強調,對兩岸關係固然沒有任何樂觀的理由,但是在兩岸關係中,明確掌握「哪些是操之在己,可以主動表達善意」,是更加重要的。如果形成良性的循環,其實台灣方面還是擁有相當大主動的空間。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行政、立法聯手備戰!卓榮泰今起分4梯次宴請綠黨團三長、綠委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基隆潮境公園路口山崩 疑多車受困!傷亡不明待查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