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寶林茶室案造成4死 邦克列酸6月起納稽查項目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因邦克列酸造成4死引譁然。食藥署今(22)日表示,邦克列酸將自6月起列入稽查項目。治療方面,醫師指出,血漿置換術雖可移除部分毒素,但幫助仍有限。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因邦克列酸造成4死引譁然。(圖/記者邱榮吉攝)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因邦克列酸造成4死引譁然。(圖/記者邱榮吉攝)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死亡個案震驚各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寶林茶室信義A13店專案」累計接獲通報35例病例,其中4人死亡,並仍有2名重症患者在加護病房治療。造成此次中毒事件的「邦克列酸」,為首次在台驗出,後續因應作為受各界關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今天出席「從學界的觀點看近期台灣食安事件政府和業界的管理及因應對策」2024食物中毒研討會,並接受媒體聯訪表示,今年6月就會將邦克列酸開始列入稽查項目,稽查品項包含米麵濕製品,在前端原料製造廠、餐飲業產品都會進行檢驗。

林金富並指出,因應夏季將至,6月到8月將啟動專案稽查,預計至少在全台抽查100件,未來也將以抽查結果等資料,與專家做進一步討論。至於賣場試吃、包裝產品下游零售通路等,因風險較低,暫不列入稽查。

針對邦克列酸中毒患者進行的「血漿置換術」治療,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何揚說明,進行類似體外治療前要回答7項問題,包含中毒症狀是否嚴重、有無解毒劑可用、有無方法減少吸收或加速排除、身體清除能力、毒素分部體積,以及毒物與蛋白結合的能力和分子量等。

何揚指出,從過往文獻中看來,邦克列酸中毒情況相當嚴重,且人類自體清除速度慢,血液透析效果也有限,相當值得啟動體外治療。

何揚表示,分析本次北醫、三總收治病人,進行洗腎、洗肝療法後的廢液也發現,傳統的血液透析、血液過濾術,都無法有效洗出邦克列酸,或移除量少,廢液中邦克列酸濃度低,且患者體內濃度無顯著變化,與過往文獻相符。

然而,何揚指出,分析已過世患者的檢驗結果發現,雖然進行血漿置換後,患者體內邦克列酸濃度會在當天下降2到4成,但後續仍會有回彈狀況;研判是毒素在體內分布非常廣,可能在每次洗完後,組織會持續再釋出更多邦克列酸,或受血液循環影響造成。

何揚總結,對抗邦克列酸,僅有血漿置換治療可以移除部分毒素,但在臨床意義上,目前看來幫助仍有限。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