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5月報稅季快結束!交易所提醒「虛擬錢幣」也要誠實申報以免受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提醒民眾要誠實納稅。(示意圖/翻攝畫面)

▲ 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提醒民眾要誠實納稅。(示意圖/翻攝畫面)

五月報稅季已快結束,隨著加密貨幣越來越普及,也成了課稅環節中的一環, 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彭云嫻表示,許多人以為虛擬貨幣交易國稅局是查不到的,但其實國稅局能透過許多方法查到虛擬貨幣交易。而在合規交易所操作不僅可以保障個人資訊,還可以在虛擬貨幣報稅時幫助導出重要的交易資訊。尤其目前台灣合法加密貨幣平台均已落實 KYC 強化實名制制度,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個人交易帳戶已經可以對應到一定的個人資料,呼籲投資人要誠實報稅,以免受罰。

彭云嫻表示,主管機關中央銀行、金管會已把加密貨幣定位為「虛擬通貨」,並認為是具高度投機性的數位「商品」,如果交易有獲利時,可被認為是出售或交換財產及權利的所得。需要以所得稅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7 類課徵所得稅,也就是以交易價格減去成本價格之獲利為準,無論你持有的是比特幣、以太幣或是各種幣種,在法律上一律視為「虛擬商品」,如果只是在平台上移轉還不用繳稅,但是如果出金的話在法律上依照洗錢防制法規範就需要繳稅。報稅的重點在於新台幣 50 萬元是一個門檻,對於銀行而言,如果使用者交易金額超過新台幣 50 萬元,銀行必須主動申報,所以這個金額可以多留意。

而對於計稅而言,如果使用臺灣的合規交易所,交易所內會有完成的交易紀錄,包含成本與交易時間等等,調閱資料時也更容易。彭云嫻也特別提醒,繳稅前,你得先知道自己的加密貨幣收入到底算是境外收入還是境內收入。區分有二種標準,如果以交易平台為標準:交易平台是在海外,就算海外收入,如果交易平台是在境內,就是境內收入。若是以出金管道為標準:轉回台灣交易所出金為境內收入,從海外交易所電匯回台灣則為海外收入。

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彭云嫻表示,國稅局目前對於相關金流的掌控已相當成熟。(圖/翻攝畫面)

▲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彭云嫻表示,國稅局目前對於相關金流的掌控已相當成熟。(圖/翻攝畫面)

同時,若因加密貨幣交易損失,亦可抵稅,如果是在台灣合法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加密貨幣的虧損可以被認列為綜所稅特別扣除額中的「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從財產交易所得中扣除。但如果是在海外交易平台交易的損失,則必須符合需要交易平台提供相關資料,有明確的交易成本與價格,以及海外所得必須超過 100 萬元以上、高於 670 萬免稅額門檻,二個條件才能抵稅,但如果低於 670 萬就可以直接免稅了。不過實務上其實政府難以調閱海外交易平台資料,雖然海外投資損失可以抵稅,但是實務上其實操作有難度。因此 HOYA BIT  交易所執行長彭云嫻還是建議投資人,盡量選擇國內合法平台,才更有保障。

眼看著五月報稅季僅剩一周,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彭云嫻強調,許多人以為加密貨幣交易投資不用繳稅,政府也查不到,都是錯誤的觀念,在通過「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後,政府在相關金流的掌控越來越嚴格,投資人在平時操作虛擬貨幣入金、交易、出金時應保存相關交易資料,以因應未來政府可能採行的任何稅務措施。而最好就是選擇國內合規合法的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除了保障交易的安全之外,在每年面臨報稅季時更為便利提列相關紀錄。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