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創造和「不同意見的人」共處的社群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李又如(新新聞) 圖/新新聞

克雷薛基認為,我們亟需一個環境,讓人們願意跟不同意見的人在同樣的社群裡面討論事情。要達到這件事,可以加快傳統媒體更新上網的腳步,或是讓新的媒體主動打破過濾的泡泡;台灣的「虛擬世界法規調適交流平台」就是很好的實踐。

網路科技翻天覆地改變人民的生活,但它本應帶來更寬廣的世界,人們卻好像被「困住了」。被譽為「鄉民教父」、著有《 鄉民都來了》(Here Comes Everybody )的科技作家克雷薛基(Clay Shirky)是最早、也是最好的鄉民現象論述者,在五月十四日、五月十五日受邀參加台灣零時政府(g0v)年會,並接受本刊專訪,談談政治、媒體、鄉民在網路世界裡究竟該如何活下去。

Q1:「鄉民」可說是近兩年選舉最熱門的關鍵字,大家都想掌握這股力量,可惜的是,大多數的政治人物都只想「控制」,反而造成反效果。到底要如何吸引鄉民的支持?政治人物又應該如何看待鄉民?

政治人物要能在網上「治理」

答:大多數政治人物的反應,跟傳統媒體第一次接觸到網路的時候很像。有很長一段時間,傳統媒體使用網路時,產製新聞的方式沒有改變,發布之後才去找讀者「參與」,是吧?社群媒體很棒,但它是整套的市場行銷,從來就不只是「噢我可以從這裡聽到讀者的聲音」、「我希望聽聽你對報導的意見」、「我們希望你來參與」這樣而已,所以有一段時間,傳統媒體常常碰到瓶頸,不懂得和社群互動,以及社群能給予媒體什麼。

在的政治人物身處在一樣的處境。他們認為,我只要做年輕人喜歡的事情,他們就會投給我。選舉還是會開支票,在美國的例子是,他們的支票都不再那麼牢靠了,人們會開始挑剔。我認為,立法者必須認知到,不能只是討好選民,選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和資訊去辨識。政治人物不能只在網路上「競選」,能在網路上「治理」,會是下個世代政治人物成功的關鍵。

Q2:聚集人們的關鍵,真的如書中所說,僅僅是「愛」這麼簡單?

答:人們集結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在特別引人注目的例子通常來自人們的全心投入。我們常常以為沒人對這些事情——關心政治、參與立法、制訂預算——有興趣,但實際上有。政客們總是以為沒人在乎,但當開放權力,有了參與式預算的例子,在乎的人們便會主動參與。最重要的是,要讓人們做讓他感興趣的、或能實際參與的事情,這會是創造未來各種可能性的方法之一。

Q3 : 您曾提過成本的崩解是人們更容易集結的核心關鍵。但由於訊息傳播沒有成本,人們每天接受到的資訊爆量,反而讓耐性變得更低。現在,「有效的」溝通反而需要更高的成本?

答:這個問題常被稱做「資訊超載」,但在我看來,是「過濾失靈」。我們本來就會不斷地接收到資訊,從有印刷機開始,我們就會有愈來愈多的書可以讀,所以人們開始需要過濾。

在電視、書籍、廣播等媒體,每個人都使用很多的頻道、擁有很多的書,但我們不會覺得資訊超載,因為我們做出選擇。

所以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如何策畫(curate)資訊。當每個人都能發聲,每個人也都能聽見,正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結果,我們好像更容易發出信息,但也更不容易。

現在,人們不會再因為可以在公共場域發表言論,抑或訊息能被有效傳遞得又快又廣而感到驚喜。現在的難題,反而是如何去找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過濾器,不會負擔過量的資訊,又能得到真正重要的訊息,這至少要花十年的時間才能清晰。而另一個需要擔心的問題是,儘管我們已經設定了追蹤的對象,臉書還是決定了你可以看見什麼。不過某些過濾器還是必需的,不然我們會不堪負荷。

「我們必須讓所有媒體活下來」

Q4:面對網路,傳統媒體面對的挑戰已不是新聞。但傳統媒體有獨特的空間性,透過企畫,能將議題的不同立場同時擺在一起,傳統媒體消失之後,人們是否再也沒有機會看到他們「不想看的」事?像現在臉書的演算模式,讓「舒適圈」(Filter Bubble)不斷增大,會是一件壞事嗎?

答:有趣的是,美國最大的媒體紐約時報,讀者只占了臉書使用者的五%。但臉書並不是把所有人都聚集在同個地方,而是聚集在它互相交叉重疊的網絡裡。而如果媒體失去了帶領人們跨越政治光譜的能力,這很羞恥。但很不幸的,媒體現在面對的問題似乎不是訊息機制出了問題,而是經濟上的困境,也就是說,傳統媒體老闆面對的難題不是失去注意力,而是失去廣告主。

我的答案是,我們必須讓所有的媒體活下來,他們要想辦法繼續增加收入。另一個答案則是讓網路的環境更好,讓人們願意去討論不同意的事。所以我們要有更多如「loomio」一樣的網路政策溝通平台,也會有很多組織願意集結討論,就像今天舉辦的零時政府年會。

我們亟需一個環境,讓人們願意跟不同意見的人在同樣的社群裡面討論事情。要達到這件事,你可以加快傳統媒體更新上網的腳步,或是讓新的媒體去接納、主動打破過濾的泡泡,而我認為兩者都要做。

Q5:如何突破舒適圈?

答:如果人們沒有意識到他們跟不喜歡的人在同一個社群裡,我們永遠無法打破這個泡泡。如果你「不同意」某人,過濾機制會變得更多。好消息是,過濾泡泡或許可以透過技術解決,但是真正的難題是,讓人們關心界線以外的事情,是最難的事。如上題所說,我們要創造一個環境,像台灣的「虛擬世界法規調適交流平台」(V Taiwan)就是很好的實踐。

Q6:社群媒體的形式不斷變化,現在已經有很多年輕人開始不用臉書了,這會影響到社群的集結方式嗎?未來又將有什麼變化?

答:我現在觀察的是社交軟體的興起,像LINE、What's app、Wechat等等。這某種程度地代表了從網頁到行動裝置的改變,但更重要的轉變是,它讓人們花更多時間在一個更小、更緊密的社群中互動,而非如同臉書那樣,縱使有一大群人,彼此的連結卻都很弱。社群的組成也逐漸轉變成由真實世界加上網路世界的混種,像我的孩子從學校回到家,都會用網路跟他的同學們在一個小群組裡頭對話。

邁入更小、更緊密的社群

有趣的是,長久以來,我們都很在乎規模。但現在我們從大型的資訊網絡,移動到這些小型的訊息軟體中,代表人們將花更多時間,跟那些少數、跟他們常常互動的人們在一起,這或許是件好事。

我們曾經懷抱的美夢——那個單一的、大規模的、大家都參與其中能感到滿足又被尊重的社群,似乎不會實現了。人們更傾向於,去設定社群的成員應該是誰、不應該是誰。我在撰寫《鄉民都來了》的時候,臉書正在崛起,但現在已經不是了。臉書曾經創造一種任何事物都能公開在網上的錯覺,但事實並非如此,人們並不喜歡,這把人們拉進一個個更小、更好、管理精良的社群中。●

(本文請見1524期《新新聞》,或參考新新聞官網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