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雙色虎頭蜂現身台灣 會捕食蜜蜂、可能螫傷人畜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灣虎頭蜂增添一新紀錄種—雙色虎頭蜂(Vespa bicolor),這是由林業試驗所與嘉義大學助理教授宋一鑫博士組成的團隊於2014年共同發表在國際期刊「昆蟲科學」(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上的研究成果。

▲小心!雙色虎頭蜂現身台灣 會捕食蜜蜂、可能螫傷人畜(圖/林業試驗所)

▲雙色虎頭蜂,因中胸背板黑色,又名黑盾虎頭蜂,與台灣其他虎頭蜂外觀上極易區別。 (圖/宋一鑫攝、林業試驗所提供)

台灣目前有紀錄的虎頭蜂共計8種,新確認的雙色虎頭蜂使台灣虎頭蜂的種類增至9種。早於2003年,林業試驗所趙榮台博士即在台中市神岡的養蜂場發現並採集到多隻雙色虎頭蜂,只是當時沒有找到蜂窩和雄蜂,不能確定這種虎頭蜂是否在台灣立足。

2011年宋一鑫於在苗栗縣三義鄉再次發現雙色虎頭蜂,之後陸續於銅鑼鄉、三義鄉採集到數個蜂窩,證實雙色虎頭蜂已在台灣立足。
林業試驗所陸聲山博士表示,所謂的新紀錄種,並非科學上的新種,而是第一次確認在某地分布的物種。研究人員根據過去相關的文獻報告,以及雙色虎頭蜂目前已知的分佈模式,推測牠可能是一個外來種

初步觀察已確認雙色虎頭蜂會捕食養蜂場的蜜蜂,也和其他虎頭蜂一樣,可能螫傷人畜,為了防範雙色虎頭蜂對養蜂業的衝擊以及對本土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陸博士表示,應該持續、擴大調查,監測雙色虎頭蜂的族群的變化。

雙色虎頭蜂為中大型昆蟲,全身淡黃,僅有中胸背板黑色,廣泛存在於亞洲大陸,分布包括印度、尼泊爾、越南、中國的福建、廣西、江西、四川、雲南、香港。

然而,台灣自日治時期迄今一百多年以來的昆蟲採集紀錄,從未有人發現過雙色虎頭蜂。牠的體色斑紋與本土其他虎頭蜂極易區別,目前已知的分布範圍極為侷限,鄰近台中的海港和空港,推測是近年來意外引進台灣的外來種。研究團隊探討引進的可能原因很多,主要是虎頭蜂越冬期間可長達數個月,且越冬期間蜂后幾近處於不活動的狀態,因此只要有一隻蜂后躲藏在木頭或貨物內,蜂后便可能透過人為運輸等管道而移至相隔甚遠的他處。

虎頭蜂在生態上扮演捕食者和授粉者的角色。牠們會捕食蠅類、蚜蟲、蝗蟲和鱗翅目幼蟲等害蟲以哺育其幼蟲,對於害蟲族群量的控制有相當的影響力。但捕食性的虎頭蜂,卻也對世界各地的養蜂業造成威脅,尤其是入侵性的虎頭蜂。

趙榮台曾研究過虎頭蜂對養蜂業影響,當時紀錄包括黃腰虎頭蜂、擬大虎頭蜂、黑絨虎頭蜂、姬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及黃腳虎頭蜂等6種虎頭蜂都會捕食蜜蜂。其中,中華大虎頭蜂對蜜蜂造成的毀滅性危害才是蜂農最擔憂的。目前雙色虎頭蜂雖已在台灣已立足,也發現偶爾會到養蜂場捕食蜜蜂,但相較於中華大虎頭蜂所造成的危害還算是輕微的。

▲小心!雙色虎頭蜂現身台灣 會捕食蜜蜂、可能螫傷人畜(圖/林業試驗所)

▲雙色虎頭蜂於蜂場前徘迴,伺機捕獲出入的蜜蜂。(圖/李偉傑攝、林業試驗所提供)

去年的觀察,發現雙色虎頭蜂已往北擴散至新竹縣橫山鄉,所以研究團隊於去年底開始在該地周圍設置誘引陷阱,進行初步監測調查。陸聲山認為,未來進一步於南、北各地低海拔地區設置誘引陷阱監測,實有其必要性。陸聲山也呼籲各地蜂農或熱愛自然生態的人士民眾若發現疑似的雙色虎頭蜂,可以與他 (http://sslu@tfri.gov.tw) 聯繫,以便蒐集更多雙色虎頭蜂的分布資料。

林業試驗所所長黃裕星表示,林試所持續結合國內外專業領域的人才,鼓勵公民科學家的參與,監測外來種並降低其入侵的風險。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卸任前夕 蔡英文赴台南廟宇參香祈福
大數據推薦
2024西港刈香甲辰香科武陣大會師 台灣第一香🚨直播搶頭香🚨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