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出版社的份內工作就是出書嗎?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陳穎青(老貓)

月初有一趟香港行,認識了老字號的香港三聯書店,我注意到的事情是香港三聯這幾年來,有一種業務所佔的營業規模持續增加,他們稱之為非書業務的營業收入。

什麼是非書收入呢?以三聯的例子,這可能包括講習、訓練課程、主題旅遊團,以及針對商業公司的活動企畫。

出版社經營非書業務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呢?那得看我們怎樣定義出版社的「正業」是什麼了?

早期的出版業是印刷廠,同時還兼營書店;中期的出版社還會做批發中盤的生意;後期以後,出版社和印刷、銷售等環節才開始分工獨立。出書一直不是出版社唯一的正業。事實上到現在,也仍然有出版社經營印刷生意,而香港的出版社同業經營書店更是常態。

然而我想說的遠遠不只這些。出版的核心任務本來是傳遞訊息給公眾,出書只是一種傳遞訊息的方法。但現在我們把方法當成目標,這在紙本時代還不算錯,在數位時代,這卻給我們帶來了麻煩。

例如我們有了更好用的古哥地圖,你還要堅持出版紙本地圖嗎?我們有了方便的食譜網站,你的家常料理一百道怎麼還會有讀者?百科全書變成了網站,字典辭典變成了應用程式,旅遊指南在社群論壇上發光發熱,各種教學、工具書、資訊型圖書的讀者,紛紛轉移使用習慣向線上內容靠攏。

因為數位化的內容使用起來更方便、更快速,甚至更便宜,它們常常看起來不像書,用起來不像書,但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過去讀者需要仰賴紙書才能解決的問題。

這時候我們才會發現,紙書作為出版業的「正業」,似乎地基有點動搖。

紙書是出版業(過去)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出版業本身。執著在紙書這個形式上,我們就會喪失擁抱其他更有效率的解決辦法的機會。

因為讀者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買書的,我們不是因為書是用紙張印刷而買。我們需要的是內容,良好展現,容易閱讀,便於行動,隨手可得的內容。這些內容有的用來打發時間(消遣),有的用來提升知識技能,滿足好奇;有的用來變化氣質,刺激心靈……無論如何,內容與需求始終是讀者選擇的核心指標。

出版業應該用需求定義自己,而不應該用過去曾經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紙本),來定義自己在新時代的行業屬性。要不然,出版業的路會越走越窄,市場會越來越小,讀者會日漸遠離。

以三聯的非書業務為例,如果你過去出版孫中山傳記,現在你推出「跟著孫中山走過中國近代史」旅行團,從教育和學習的角度看,哪一種形式更有效,收穫更多,記憶更深刻呢?這種非書業務豈不是對讀者想要了解孫中山,一種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嗎?

古人老早就拿這兩件事做過對比,「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對學習而言,辦旅行團在宗旨上,意義跟出書是一樣的,而在效率上反而可能更勝過出書。編輯組織一個有學習意義的旅行團,和規畫一本有學習意義的書,做的事也許相當不同,但作為一種學習的解決方案,這兩種事在本質上卻沒什麼差別。

出版業不該是用出書來定義的行業,出版業應該是用內容解決讀者需求的行業。

為了避免邏輯不好的同學誤會,我得補充一下。不用出書來定義,並不意味著因此就不要出書了,不以出書定義只是不以出書為限制的意思,出版有各種形式的可能,出書是其中一種(目前最可預期的獲利模式),卻不是唯一的一種。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