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專長一離開出版業就沒用了,真是這樣嗎?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攝影者José Carlos Cortizo Pérez, Flickr CC License)

文/老貓(陳穎青)

我碰到許多在這個行業資歷甚深的編輯,感嘆他們的專長一離開出版業就沒用了,在出版業待得越久,越覺得沒辦法在其他行業找到工作,好像編輯是個只能存活在特定棲境的物種,一離開生存的土壤,只能乾枯死去。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應該是這樣的,編輯的能力比我們以為的更多,更有價值。

編輯是完成構想的專案經理

大部分書都是因為一個想法而成型的。減肥書、理財書、教養書、考試書甚至小說,從一個構想到成為一本書,中間有太多困難要解決,太多障礙要克服,編輯是那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人。

找作者,建議方向,尋找資源,組合不同專長的人完成一個渾然一體的產品,這是任何想要新創事業必須具備的能力。

編輯是新產品上市師

每年,每個編輯至少要經手十個不同內容、不同主題、不同價位的「產品」,推動上市。對一部手機、一部相機、一部汽車來說,新品上市是多麼重大的事件,而編輯是全世界極少數這樣的行業,每個月都要推出一個新品,生涯裡頻繁接受新品上市的鍛鍊。

一個新品上市就是一個新概念如何傳遞給這個社會的事件。這個工作從等因奉此的辦活動、上廣告、開書友會,到更核心的,如何定位一個產品,如何設定行銷策略,如何用一個概念刺激這個社會。

如果你連紙張都能賣,那麼賣汽車、賣手機、賣房地產就更不是問題了,因為大部商品賣的都不是物質實體,而是概念(例如有些汽車賣安全,有些汽車賣身分)。

編輯生涯應該理解自己正在執行這樣的任務,並且有意識地鍛鍊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

編輯是說故事的人

你會越來越注意到編輯是個說故事的人,概念的來歷,作者的動機,製作過程的甘苦,讀者的迴響,所有這些事都是一本書上市可用的資源。編輯需要說故事的能力,讓這些素材成為解釋產品、擴大影響、形成病毒般具有感染力的訊息。

編輯是生產線設計師

編輯不是改稿、校對,編輯是讓內容符合水準的生產線設計師,你要找到可靠的「承包商」,在可預測的「期限」內,完成符合「預算」,並確保「品質」的內容。這不只是做一本書適用,做一份文宣,做一則影片,做產品解說冊全都適用。

品質要用什麼方法保證,預算要用什麼方法克服?我看過有編輯可以用行情三分之一的預算,派出採訪和攝影出國進行採訪計畫。那需要大膽的創意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

編輯是社會感應師

古代學者探討的是天人感應的理想,編輯也做類似的事,但不是天人感應,而是人與社會的感應。這社會在憂慮什麼?在關切什麼?在思考什麼?對什麼題目感興趣?整個社會欠缺的又是什麼?我們能否體察出來?

這能力也許抽象,但並不含糊。好編輯總能推出轟動整個社會的作品就是這個道理。

線上時代,這是個非常紮實的手藝。任何公司都需要這樣的人才。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客訴】賴清德國防外交就定位!美軍證實41人駐台2024.04.25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