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市民「只記得101大樓」 台北偶戲館堅持工藝文化傳承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在第一場春雨的午後,刻畫一齣戲偶人生

口述/台北偶戲館館長阮家貞 撰文/林筑婷 攝影/許芳瑄

原先在臺中擔任幼教老師快二十年歲月,為了找尋更多人生的可能,毅然決然來到臺北,從熟悉的教育界跨行到文化圈,便這樣在一次轉職的機緣下,一腳踏入偶戲的奇幻炫麗世界裡。

擔任偶戲館館長後開始大量接觸相關資訊,學會從布袋戲南北風格的不同,觀察臺灣的社會變遷,也知道如何從偶的細節裡解讀隱藏訊息,例如布袋戲偶的手如果是握著,他便是武將,反之,若手是張開的,則是文將,而每個階段的偶戲容貌與操作,也都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政治意識型態與庶民生活樣貌,這正是令我深感著迷的地方,每個戲偶都是人類小劇場的縮影,它們在戲臺上陪著每個人走過許多風華歲月。

偶頭雕刻師對於布袋戲團隊而言,不只是單純偶頭供應者的角色扮演,同時也扮演著維繫布袋戲團運作順暢與否的重要關鍵。目前臺灣製作戲偶的工藝師大多聚集於彰化、屏東地區,他們會在春天下過第一場春雨的午後雕刻偶頭,因為此時的木頭最為濕潤,才能製作出最珍貴漂亮且富有靈魂的布袋戲偶。

進來這裡五年的時間,除了體會到偶戲深層的美,也在許多工藝師、操偶師身上看見守護文化的堅持,他們這輩子可能就只為了做好演戲這件事情,一個馬步、一個跑步打鬥的動作,都必須耗費很長的時間練習才能有台上一分鐘的完美。以館內的陳錫煌老師為例,今年已經86 歲的他,因為擔心布袋戲工藝失傳,至今仍對偶戲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到處努力上課只為布袋戲的傳承紮根。

有時看著前來參觀的小朋友我都會在心裡擔憂著,十幾二十年後,他們會如何向別人介紹臺北這座城市?會不會只記得101大樓?會不會忘記臺北曾經走過用偶戲演繹城市樣貌的過程?該如何讓偶戲文化世代相傳下去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時代快速的改變,或許無法讓我們一直墨守成規,但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是不會改變的,期待未來透過更多科技動畫的結合,讓不同元素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將傳統的技藝繼續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賺錢 贏家方程式】台積電法說後台股一片光明?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查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