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共享精神 「剩食餐廳」讓醜蔬果也能獲新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校園記者林臻/綜合報導

七喜廚房是台灣第一家民間經營的剩食餐廳,據統計台灣有高達30%的蔬果因為過大、過小、過熟、撞傷,也就是俗稱的「醜蔬果」,在源頭就被淘汰拋棄沒有進到市場的機會;而菜市場每天則有許多完好的蔬果被丟棄,只因缺少冷藏設備無法有效保存。

創辦人楊七喜的母親過去任職於動物保護協會,七喜自幼受母親薰陶,「共享」的想法深植於心。七喜最初其實是想建立長期持續的街友送餐服務,後來誤打誤撞發現可以與市場菜販合作,結合專業的廚師以剩食為食材做成佳餚,最後透過「自由訂價」的方式讓所有人都可以來響應。除了剩食餐廳,七喜也研發「異國咖哩調理包」,獲利全數投入餐廳的營運。

▲醜蔬果大翻身成美味料理。(圖/翻攝自七喜廚房臉書)

秉持「失敗是我一個人的失敗,但成功是全台灣的成功」信念,從起初便以品牌的態度經營「七喜廚房」,而非單純NGO的形象呈現。隨著育德剩食餐廳以及華美社區廚房的先後開張,希望可以作為示範和建立SOP的角色,推廣「在地剩食、在地消耗」的理念。

▲七喜廚房創辦人楊七喜。(圖/記者林臻攝影)

從家鄉台中發跡,七喜今年的目標是將格局提升為建立中區剩食的回收網路,讓更多有心人可以共襄盛舉,共創「減少剩食、社會企業、共享經濟」三合一的願景。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