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器官移植不興盛 專家:等合適心臟5人僅1等到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現年73歲的張龍雄先生,十年前因為心臟衰竭必須換心,前後等了約一年左右,終於讓他等到了適合的心臟。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成立至今約十年,但這十年來,每年的器官捐贈人數沒有增加,專家指出,器官捐贈的宣導已經到極致,建議應從教育端著手,讓孩子從小就能認識器官,更重要的是學習珍惜生命。

振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魏崢。(圖/記者楊晴雯攝)

▲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圖/記者楊晴雯攝)

要像張先生能夠等到心臟移植的機會,在台灣真的不多。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7月4日資料顯示,今年度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有9074人,接受大愛器官和組織移植者共有408人,但大愛器官捐贈總人數目前只有145人。

▲現年73歲的張龍雄先生,十年前因為心臟衰竭須換心,前後等了約一年左右,終於讓他等到適合的心臟。(圖/記者楊晴雯攝)

振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魏崢表示,亞洲地區受到道教、佛教的影響,要台灣民眾捐贈器官是不容易的事,台灣每年平均只有約120至130人捐贈,中國大陸每年則有5000人捐贈。以心臟移植為例尤其不易,真正能夠等到換心者大約不到兩成,換句話說,五個人只有一人等得到。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外科主任暨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張忠毅表示,台灣捐贈組織的人數多於器官捐贈,經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努力推廣器官捐贈的認知及參與,在這十年來已經到了極致,器官捐贈的比例沒有增加,欲提升簽署器官捐贈人數,應該要換個方式做,建議從教育端開始著手。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外科主任張忠毅。(圖/記者楊晴雯攝)

「台灣法律規定,器官捐贈是家屬同意就可以捐。」張忠毅進一步說,想辦法籌經費將器官移植的認知與觀念提早帶入校園,像是在國中健康教育課程就教導學生認識什麼叫做腦死、認識器官;設想哪一天如果真的遇到腦死的情況,是否願意捐贈器官出去?在年滿18歲時就可自行簽署器官捐贈卡。

張忠毅表示,「器官移植是面對一個生命的結束,要把器官捐出來真的很不容易」,當一個人得到另一個人的器官,等於是「一個人的不幸,但是另一個人的機會」,宣導器官捐贈的同時,他呼籲,民眾更要知道吸菸、吸毒、飲酒等對身體的毒害,強調珍惜生命才是最根本的事,若真的到了生命終結那一天化無用為大愛。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40423】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蕊米報新聞 Feat. 伊拉拉 𝔈𝔩𝔞𝔯𝔞🫶🏻 一日主播大挑戰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