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難排直接替病人做子宮鏡?長庚:不可能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林口長庚上週遭控濫用子宮鏡檢查,今(19)天上午健保署召開記者會,會中有專家說,經了解是因為長庚超音波排程難安排,所以才跳過標準流程直接讓病人做子宮鏡;對此長庚反駁,沒有這種狀況,是誤解。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圖/記者楊晴雯攝)

林口長庚醫院被投訴濫用子宮鏡檢查,投訴信中甚至寫道一名產婦陰道不正常出血,該院醫師竟無先確認該病人有無懷孕,就以子宮鏡先做診斷治療,最後導致病人不幸流產。

針對此事件,健保署今早召開記者會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指出,該院近3年執行子宮鏡檢查,不論是婦產科門診病人平均就醫次數或鏡檢執行率都高於醫學中心同儕值,該署邀請婦產科專業醫師進行病歷抽審初審及複審後,404件有291件被認定核減,核減率72%。其中一名婦人在3年內接受25次鏡檢,有20次也被認定屬非必要檢查而被核扣,該署也會將結果提供給林口長庚醫院檢討並做回應與正向溝通。

參與記者會的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該事件發生後有向長庚詢問原由,因為按照醫療處置標準流程,非侵犯性檢查要優於侵犯性檢查,即先用保守治療,再用侵犯性的檢查,而子宮鏡是屬於侵入性檢查,以該名患者為例,其陰道不正常出血,應先做內診、超音波評估子宮內膜有無病變,有必要時才會做子宮鏡。然而長庚為何不照標準流程,直接跳到子宮鏡檢查?他提到,該院解釋是因為超音波排檢時間比子宮鏡還要久,所以才直接執行子宮鏡檢查。

長庚發言人黃璟隆說,不會因為排不到超音波就直接做子宮鏡,「沒有這種狀況,這是誤解!」另外,今日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該院超音波檢查是由技術人員執行,非主治醫師本人?黃璟隆回應說,操作超音波不可能是由技術人員來做,一定是主治醫師自己做。

今日上午健保署召開記者會指出,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病人子宮鏡檢查高於其他醫學中心,該院發出新聞稿全文如下:

9月19日上午健保署召開記者會聲稱審核本院404件子宮鏡檢查,認定核減291件,並舉例有一名病人3年接受25次子宮鏡檢查,其中有20次被認定為非必要檢查而核減;另外也提到本院婦產科病人子宮鏡檢查高於其他醫學中心。

有關3年內子宮鏡檢查25次的病例,此係一位41歲的病人,在兩所醫學中心分別接受子宮腺肌瘤以及子宮肌瘤切除手術,術後發生嚴重的子宮腔沾粘,病人希望進行試管嬰兒,但因子宮腔嚴重沾黏,無法植入胚胎,所以來本院就醫,利用子宮鏡進行分離沾黏治療,從104年開始療程,由於治療過程中子宮內膜會反覆沾黏,必須重覆分離治療。前後經過25次治療,病人的子宮腔才達到接近正常的空間,以進行胚胎植入,達成可以懷孕生育的希望。惟因醫師在病歷上未詳細記載,以致在審核時被認為是非必要的檢查。

有關在本院多次子宮鏡檢查的病例,大部分為子宮腔沾黏或早期子宮內膜癌接受藥物治療以保留子宮生育功能的病人,因而需要進行多次子宮鏡檢查。子宮內膜癌是全國排名第一的婦科癌症,民國103年台灣新診斷子宮內膜癌有2,257人,其中林口長庚診斷了274人,佔12.1%。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是子宮內膜增生,如果早期發現,就有機會藥物治療,保留子宮生育機能,本院已有多例成功生育的案例。

針對記者會中多位專家指出,子宮鏡檢查前應先進行超音波檢查一事,本院對子宮異常出血的病人亦依此原則處理,但如已在他院做過超音波檢查或治療後仍出血的病人,則採子宮鏡檢查以排除超音波無法清楚看見的子宮內膜病變,目前文獻指出,子宮鏡檢查較超音波或子宮擴刮術能更準確地診斷子宮內膜病變。

林口長庚醫院為全國最早發展子宮鏡檢查的醫院之一,導入先進國家可在門診進行無須麻醉的子宮鏡檢查模式,病人可以同步看到檢查的過程,深獲病人的肯定,大幅提升醫療品質,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培養出優質子宮鏡團隊,並於2011年獲生策會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銀獎(亞洲第一),民眾慕名或透過醫療機構轉介的病人較多,所以檢查的病人數較他院為多。

事件發生後,本院立即啟動內外部專家雙重審查機制,初步審查結果都能符合適應症,但外部專家表示有部分案例應先進行超音波檢查,如發覺異常時才進行子宮鏡檢查,亦建議有外院超音波檢查者,應詳細記載於病歷。子宮鏡檢查是現代醫學進步的成果,不應以此單一事件否定子宮鏡的優點。至於健保初審醫師有不同的見解,誤以為本院非必要檢查比例偏高,本院會備齊所有的病歷以及相關文獻資料,提出申復,相信必能釐清事實真相。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