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日本育兒壓力大 有錢、沒錢都輸在起跑點!

記者林瑩真/專題報導

雖說日本少子化第一線主因是年輕人在各種壓力下排斥結婚生子,但事實上,結了婚、生了小孩,真正的壓力才開始。在日本育兒有多難?除了現實層面的教保問題,還有來自心理層面、在日本壓抑社會中的束縛!

兒童,腳踏車,背影,孤單,霸凌,欺負(圖/pixabay)

▲日本待機兒童問題嚴重。(圖/Pixabay)

隨著少子化逐漸嚴重,日本衍伸出另一問題「待機兒童」!類似台灣因雙薪家庭忙碌,兒童必須自己帶著鑰匙回家的「鑰匙兒童」般,日本的「待機兒童」指的則是因為申請不上保育園、必須「在家待機」等待的兒童。然而,由於現代日本社會女性意識抬頭,許多女性婚後也不願放棄工作,不再是過去大家印象中的「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在家整理家務、照顧孩子」等,孩子若不上保育園或幼稚園,照看孩子當然成為問題。

少子化,托兒所,保育園,幼稚園,托育(少子化專題/勿用)

▲日本有保育園及幼稚園兩種托育機構。

只是,為什麼孩子會申請不上保育園呢?在日本幼兒機構分為兩種,一是「保育園」,由日本社會福利衛生保障部主管,類似台灣所謂的托兒所,專門提供給0歲到小學入學前的嬰幼兒,以照看孩子為主,正好可以解決孩子因雙親工作而無人照顧的情況;另一種則是「幼稚園」,由日本文部科学省(等於台灣教育部)主管,提供給年滿3週歲到小學入學前的兒童,較注重教育,可能會開始學習寫字或其他才藝。只是兩者看似相同,卻有著天差地遠的差別,就是「照顧時間」。

少子化,托兒所,保育園,幼稚園,托育(少子化專題/勿用)

▲家長照顧孩子有許多壓力。

「保育園」原則上一天照看孩子8到10小時,且可視情況延長,幾乎是跟父母上下班同節奏,但「幼稚園」一天只照看孩子4、5個小時,也就是說,若該家庭沒有人可以在下午接孩子回家,那麼根本不可能選擇讓孩子上「幼稚園」。如此一來,當然導致日本家庭紛紛排隊申請「保育園」,但要進入國家認可的「保育園」卻不簡單,除父母要提交各種在職證明和申請理由表外,「保育園」收費標準是依家庭總收入計算,父母工資所得高、保育費就貴,而總收入低的單親家庭或弱勢家庭保育費就便宜得多,且還享有優先入學。

不只是教保問題,對於日本人來說,育兒還有心理層面的壓力。台灣日前為「母嬰同室」會給產婦形成壓力的議題掀起討論,而在日本,這些媽媽們真的要面對「長期獨自帶小孩」的壓力,教育好壞、各種媽媽經都成為她們逃避不了的問題!當然育兒不全是媽媽該思考的問題,但要等到父母雙方都可以平等分擔育兒重擔,日本恐怕無法在一年半載內做到。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教授翁麗芳。

另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教授翁麗芳提到,在台灣隨時可看見帶著嬰幼兒出門的家庭,甚至帶到工作場所,就算哭鬧也被視為常態,但在禮貌第一的日本人眼中,小孩哭鬧就是給他人添麻煩,所以只能盡量不帶小孩出門,或是活動範圍剩下住家附近的公園,「對她們來說,生了小孩就像是剝奪了社交樂趣!」帶著小孩哪裡都不能去,不帶小孩又會被外界批判,也難怪日本人不願生小孩。

當日本人為了經濟努力工作時,生孩子卻沒人照顧、自己照顧還壓力重重,怎會有人想生孩子?教授翁麗芳指出,日本政府開始做出改變,由政府從上往下要求企業改變工作型態,例如調整上班時間配合育兒,讓男性也能分擔育兒壓力,還有逐漸放寬標準,推動托育機構民營化,或是要求企業內部設置托育場所,提供員工便利的育兒福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小孩,嬰兒(少子化專題/勿用)

▲安倍晉三提出許多關於育兒的政策。

除了地方性的改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在近日選舉政見中提出「幼兒教育無償化」,利用增加2%消費稅、教育國債來免除3至5歲幼兒幼稚園、保育園的費用,減少家庭金錢負擔,同時增加托育機構,讓女性可以返回職場「活用女性」。然而,這些政策也遭到教育學者批評,擔心重要的幼兒教育在政府急於解決少子化的情況下,恐怕會成為政治選舉間的犧牲,政策是否真的可行,只能用未來數十年的時間來證明。

★★★少子化專題》http://act.setn.com/childrenless/

加入 @setn 好友 #台灣少子化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查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