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勞基修法 年底大選小英嚐苦果?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顧爾德

《勞基法》短短一年二度修法。十日三讀通過當天,總統蔡英文以「執政團隊的領導者」身分為修法造成社會不安而道歉。而之前推動修法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也為此道歉。

兩位領導人的道歉是否能平息《勞基法》的衝擊?未必如當權者想像的樂觀。相反的,這次修法暴露了綠營內部,以及綠營與台灣社會的矛盾分裂。這些矛盾中有些長期存在於反對運動,有些是隨著台灣社會變遷而出現。分裂也不只是政治團體間或內部的分裂,還有政治團體與選民的分裂。

▲時代力量在《勞基法》二修中竭力表達反對立場。(圖/新新聞郭晉瑋攝)

社運只是政治的代替戰場

民進黨因為《勞基法》引發勞工團體的不滿,早在陳水扁剛當上總統時就發生過。

二○○○年六月,民進黨政府提案修法,要將法定工時縮短為每周四十四小時,結果遭在野黨與勞團聯手反對,加碼改為每兩周八十四小時,比照公務員實施隔周休二日。這成了扁政府第一個被立法院否決的政策。

當時的經建會(今國發會)評估,縮短工時會讓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三千億元台幣,不利經濟發展──彼時全球經濟仍陷於一九九八年金融海嘯後的低潮。扁政府的政策考量,其實類似今天賴內閣的思維;那時民進黨也同樣被批評為,拿到政權之後背棄了當年共同作戰的社運團體,向資本家靠攏。

民進黨是拿到政權才忘了社會正義?當時清華大學兩位社會學者吳介民與李丁讚考察更長遠的歷史發現,從黨外到民進黨,這群民主運動者就把群眾抗爭、社會運動視為挑戰國民黨權力的替代性戰場,「社會運動不是具主體性的場域,而是政治運動的工具與外圍。因此,一旦政治領域開放,選舉政治成為常態,黨外運動者即回歸政治領域,不再耕耘社運領域。」

吳介民將此稱為「克勞塞維茲魔咒」。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在《戰爭論》(On War)有句名言:「政治是目標,戰爭只是達成該目標的手段,而且絕對不能孤立於目標的思考之外……?戰爭絕對不能視為具有自主性的事物,而應視為政策的工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11期〉https://goo.gl/6c7zXg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賺錢 未來事件簿】智原到底會不會反彈 中興電 士電 大亞 東元 國統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37死囚拚生路 死刑存廢憲法法庭今言詞辯論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