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改東澳隧道 打造全台首座主動水霧消防系統

記者馮珮汶/宜蘭報導

歷經近10年的工程,終於蘇花改第一段蘇澳到東澳路段預計將在農曆年前通車,除了設置全台首座主動式水霧消防系統,更打造白米脊背景觀橋,通車初期僅限小客車通行,預計可比原本走蘇花公路節省約20分鐘車程。

蘇花改全長改善長度為38.8公里,共分為蘇澳-東澳、南澳到和平段、和中到大清水段,共計8個隧道,其中第一階段工程蘇澳到東澳全長9.7公里,北起蘇澳港入口至東澳隧道北口連接原有的蘇花公路,而東澳隧道同時也是全台首座安裝主動式水霧消防系統,在隧道火警事件發生60秒內偵測到訊號。

▲圖/記者馮珮汶攝
 

東澳隧道是全台首座採複合式點排式通風系統,搭配主動式水霧消防系統的隧道,每350公尺就有一座人行聯絡隧道、450公尺就有一座車型聯絡隧道。公路總局表示,在隧道內最怕就是煙與溫度,因此系統在火警事件發生60秒內就能偵測到,訊號確認後120秒內啟動噴流風機限縮煙霧飄散範圍,同時還會打開排煙風門及軸流風機,讓煙霧經由隧道上方的排煙道抽排出洞外。

▲當有狀況發生時,綠燈警示燈會亮起提醒。(圖/記者馮珮汶攝)
 

同時,水霧系統還會在事件確認後180內自動噴灑以降低火場溫度,旁邊的綠色人形號誌燈也會閃綠燈表示狀態異常,目前系統都已在最後演練階段,確保春節通車安全無虞;與雪隧不同的是隧道內還有設置露肩車道,讓救護車執勤時可以暢行無阻,爭取黃金時間。

▲水霧消防系統實施演練。(圖/記者馮珮汶攝)
 

另外,在蘇花改蘇澳到東澳這段工程中,施工團隊打造長340公尺的白米脊背景觀橋,是國內首座結合波形鋼腹板、預力混凝土及外置預力斜索複合材料跟工法的造型脊背橋,除了可減輕橋樑上部結構重量還可降低地震影響,以米粒為意象的造型設計,同樣是行走蘇花改時的另一番風景。

蘇花改,蘇澳東澳段,白米脊背橋。(圖/記者馮珮汶攝)

▲圖/記者馮珮汶攝
 

蘇花改,蘇澳東澳段,白米脊背橋。(圖/記者馮珮汶攝)

▲圖/記者馮珮汶攝
 

加入 @setn 好友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