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漂撞電箱釀1死1傷 死者機車前輪幾乎無胎紋

記者何正鳳、邱紹揚/高雄報導

大學生騎士騎車經過積水區打滑,這種現象叫做「打水漂」,意思就是輪胎與地面之間形成水膜,輪胎無法完全接觸地面,進而失控的狀況。而警方還發現,大學生騎士的機車前輪幾乎沒有胎紋,抓地力差,也是導致打水漂的原因之一。

▲大學生騎車打滑撞斷電箱。

重回到事發現場可以看到,這個機車內道裡面的積水比較深,這個騎士應該是沒注意積水,所以導致打滑,衝到人行道撞斷了電箱。

▲下雨天騎車容易打水漂。

到了白天,高楠公路機車道依舊積水,騎士經過水花四濺,就像是騎水上摩特車。大學生騎士就是在這裡打滑,看看他的機車前輪,胎紋幾乎已經磨平,再加上當時路面積水最少2公分以上,機車很容易失控打水漂。

楠梓交通分隊隊員何采憶:「車輛行經積水區,那因為某些因素導致車輛輪胎和地面形成水膜,那輪胎完全無法接觸地面。」

▲大學生的機車輪胎沒有胎紋。

車子在下雨天行駛速度越快,摩擦力越小,再加上沒有胎紋,打滑機率高。過去像是有機車騎士在下雨天加速騎上陸橋,飆過積水區,立刻摔得人仰馬翻;更常見的是在國道上,小型車時速超過91公里以上,就容易打水漂。

▲騎士在陸橋上打滑摔車。

機車騎士:「前輪壓到水之後,它其實會減速,所以車頭會先歪掉。」、「下雨天會(打滑)呀!騎車不能騎太快。」

警政署歸類4個原因,車身過高、車身不平衡、胎紋不足和深水區,都是非常容易打滑失控的情形,要避免意外,最簡單的方式掌握一個原則,就是放慢車速就對了。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