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常識、還是文化差異?中國員工讓我臉上三條線…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文/台商不忽悠

Common sense對很多人而言,其實並不common。這是我們到中國後常說的一句話。雖然我覺得這句話本身是有語病,因為Common sense怎麼來?它應該是成長過程中耳濡目染,家庭教育占很大的比重,學校和社會教育看機運,是否有好的學習對象和「導師」。在與用人主管談人才需求時,他們偶爾會抱怨,現在父母沒時間陪小孩,老師不敢「用力」教小孩,以至於出了社會,主管們不但要教他們工作技能,還需要教他們待人接物,應對進退,察言觀色⋯苦不堪言。中國主管這樣抱怨的比較少,但他們在談到自己的領導風格時,也會說自己手把手訓練部屬,較少聽到他們對属下價值觀和行為舉止的闡述。

我們的行業可能是需要較多的Common sense 。一個簡單的生意,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但因為人是重點,人的需要因人而異,所以也就不是那麼的簡單。可不可和大多數人相處,取得信任,學習、觀察、聯結、總結,表達力和影響力⋯是關鍵。爲了加深我想表達的,它就像我們生下來就是一個「人」,但做「好」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有一種領導風格-以身作則(lead by example/set by example),對很多父母和主管就是很嚴格的標準和很大的挑戰。

招聘中國員工,我們對於一些看似平常的概念和行為,膛目結舌,我們也因此在招聘時創造了common sense的相關考題。舉幾個案例,例如我們搜尋策略中有ABC三個產業,如果顧問從時下linkedin、獵聘網或104找的候選人該如何歸類?我們覺得不用教一定是歸到ABC各自產業,但當我們海歸顧問就另闢一類叫linkedin,當下我們無語了!剛到北京,因為很多「小朋友」來自比較缺乏的家庭,十分努力的北漂求生存,所以吃飯老闆付錢已是天經地義,還有次回台灣時,把住宿鑰匙交給屬下代爲處理,她與男朋友沒打招呼,借用房間還不會物歸原位,我只能笑自己是天真了。在廣州剛請走的一位有銷售工作經驗的顧問,在我們和候選人結束面談,當著候選人的面前問我應該誰要送客?頓時我的臉上是三條線。

常在想,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在中國,很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經常缺席,由姥姥、老爺在非城市中帶大的不在少數。他們可能較多活在自己的世界,習慣和自己對話,專注考試贏過別人,在人格未成熟及缺乏適時的引導下,建立了特殊的觀念和想法。不過也有許多聰明,學習快又積極的人,要不是缺乏對「成熟社會」的認知與關注,可能起來的更快。資訊傳播的便捷,也開始出國旅行包括來台灣,相信我們對common sense的認知,應該會越來越接近,剩下的可能就是對不同文化差異的尊重。

來到中國前,同事送給我《天下無賊》的電影,至今我是覺得,人與人的相處定律是相同的,並且它是一條持續修行的路。我們可能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條件,但我們可以選擇善良。對一個地方的評價,其實人占很大的部分包括自己,無論我與中國人打交道的經驗爲何,我希望只是一個參考,不以偏概全,不貼標簽,不因此裹足不前。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