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近期不少區域房價不斷創新高。無殼教授章定煊表示,建商通常有兩種理由,就是「成本上揚」或「買品牌、買安心」,但他則認為「成本上揚」堪稱理由,但不少建商以「買品牌、買安心」為由,一坪貴市價10萬,實際上卻又不是蓋防核爆、防九級超高級豪宅,理由過於牽強。
▲ 章定煊表示,土地成本才是房價上揚的主因,並非營造成本。(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章定煊指出,建商通常會說材料上漲、新冠缺工,造成「成本上揚」,實際上一般營造成本每坪約11萬,若超過12萬就已經是品質不錯的房子了,但倘若低於10萬,甚至是8萬以下,品質可能就需要靠老天保佑。
而營造成本倘若以一坪11萬計,即使上揚20%,實際上房價影響一坪也不過是2~4萬不等,但近期不少區域上揚的幅度卻遠超這個數值,就是因為不少「建商說不出口的成本」。
他說,「建商說不出口的成本」其實就是土地價格,上揚速度比房價還快,許多建商並沒有囤地、養地的習慣,或許是沒有資金,也可能是較為保守,但實際上最終結果就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只能說是苦不勘言。
▲章定煊建議,買到營造成本每坪 10萬、8萬以下的人,最好跟漏水師傅交朋友。(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建商因為土地成本高,毛利率低了之後,就會出現「怪招」,一種是將營建成本每坪壓到10萬、8萬以下,也有反其道而行的,直接一坪貴10萬,告訴你「買品牌、買安心」。
觀察市場現象,章定煊指出,實際上這些「怪招」還是會以消費者買單。因為壓低成本的,一坪可能便宜4萬,30坪就少了120萬,消費者買單原因無他,就是便宜,他建議「如果發現自己買的房子一坪造價低於8萬,最好快點認識抓漏師傅,因為你有相當大機率成為長期主顧。」
▲章定煊說,或許劣質建商太多,才會讓一坪貴10萬的建案仍有消費者買單。(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章定煊說,至於一坪貴10萬的建案,主打「買品牌、買安心」,也就是告訴消費者營造成本較高,但實際上營造成本一坪約10萬的狀態下,一坪貴10萬就是成本翻倍的概念,又不是蓋防核爆、防9級地震的豪宅,成本也許只多了2萬左右,或許是劣質建商太多,才讓消費者願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