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國總統大選【最新消息 不斷更新】

2024美國總統大選 最速報

曾角逐共和黨內提名的海利今天表示,會於11月美國總統大選投川普一票,但仍盼川普必須想辦法贏得溫和派選民的青睞。川普對手幾可篤定是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
從民調結果看來,許多民主黨人對拜登因應加薩戰爭的方式極為不滿;即便如此,多位白宮幕僚表示,他們有信心近來席捲大學院校的示威活動不會影響拜登11月選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今天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和可能代表共和黨參選的前總統川普已接受邀請,將參加分別於6月27日、9月10日舉行的電視辯論。
美國前總統川普封口費案刑事審判控方重量級證人、曾是川普「喬事人」的前私人律師柯恩今天作證指出,他為了幫前老闆掩蓋跟色情片女星幽會的「災難性」爆料而說謊和霸凌別人。
主審美國前總統川普刑事審判的紐約法官今天以違反禁言令為由判處川普1000美元罰款,並認定他藐視法庭;法官還警告,如果川普再次違反禁言令,將被監禁。
前美國總統川普將在11月與總統拜登再度對決,威斯康辛州將是這場選戰的關鍵決戰州,他今天受訪時表示,可能不會接受威州2024年大選結果,這番話讓美國可能出現選後混亂。
華爾街日報今(1)日報導,中國官員正悄悄地就川普可能重返白宮做準備。中國關注川普重新執政後出現另一場貿易戰的可能性,以及美國可能會加快對中國取得先進技術實施制裁,目前大部份準備計劃與關稅及先進技術有關。
時代雜誌(TIME)30日刊出川普的專訪內容,討論川普在重返白宮後的施政願景,川普重申「不付錢的盟友要靠自己」,他揚言坐視俄羅斯為所欲為侵略北約盟國,從南韓撤回駐紮的美軍。此外,外界擔憂川普掌控的華府並不關注台灣的命運,而他仍拒絕表態是否捍...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通話時,針對釋放遭到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挾持的人質而「持續展開的那些談判進行檢討」。
美國最高法院今天就川普是否有刑事豁免權召開言詞辯論。外界預期,川普的豁免主張可能遭拒,但最高法院介入此議題仍對川普有利。川普密謀推翻2020年選舉結果的審理可能因此拖到11月大選後,近百名民眾今天在最高法院前集會抗議。
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600億美元援助烏克蘭,若參議院如普遍預期會更快批准,最快23日就能由總統拜登簽署生效,讓烏軍趕在緊要關頭取得續命丹。
美國聯邦眾議院今日通過法案,將向烏克蘭、以色列、及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國家提供總額約953億美元的安全援助。總統拜登說,此舉展現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希望能儘快提供烏克蘭武器。
美國眾議院3月通過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在165天內從TikTok撤資,否則將禁止在蘋果、Google上架該程式,雖然這項動可能有利於X社交平台,但X社交平台擁有者馬斯克(Elon Musk)昨天(19日)卻發文反對。
美國前總統川普因「封口費案」開審被困在紐約,現任總統拜登希望利用這個機會進行選舉造勢,同時他也忍不住把競選對手的窘境拿來開玩笑。
美國國會將在20日投票表決延宕已久的610億美元援助烏克蘭案,美國前總統川普今天表示,歐洲應該提供更多資金給烏克蘭。
美國前總統川普「封口費」案的12名陪審員今天宣誓就位,法官表示希望22日舉行開場陳述。這是首度有美國卸任總統接受刑事審判。
隨著美國總統拜登尋求在11月總統大選中贏得藍領階級的選票,他今(17)日將以「不公平競爭」為由,敦促對中國鋼鐵和鋁徵收3倍關稅。
前美國總統川普「封口費」刑事案的檢方和被告律師16日繼續詢問陪審團候選人,並以出乎預料的速度選出頭7人。遴選過程中,承審法官警告川普切勿做出讓陪審團心生畏懼之舉。
正爭取重返白宮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官司纏身,媒體提到,一件少有人注意卻前所未見的怪事是,只要他在任何案件中被依任一項罪名定罪,都可能導致他無法在11月大選中投票給自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今天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告訴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美國不會參與以色列針對伊朗的任何反擊行動。
11月總統大選戰鼓頻催,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今天針對備受爭議的墮胎議題抨擊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指責他促成不得民心的限制措施,讓女權倒退。
美國前總統川普今天向處境艱難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伸出援手,稱讚強生「做得非常好」。
美國亞利桑那州最高法院兩天前裁定可執行1864年一項幾乎全面禁止墮胎的禁令,引發反彈聲浪,總統拜登陣營今天乘勢打廣告戰,將矛頭指向前總統川普。
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戰火遲遲不歇,美國民主黨內部正擔心總統拜登處理海外衝突的方式成了他自己的絆腳石。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似曾相識,因為四年前的「川普vs.拜登」幾乎確定再度上演。無論結果跟2020年是否一樣,台灣都必須跳出框架來思考對策。

三立新聞粉絲團

大選討論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