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腹痛忍太久恐要命!醫曝這病嚴重性 致死率最高22%

記者張雅筑/彰化報導

腹痛遲遲未改善,若還出現高燒、嘔吐等情況應提高警覺,很可能是膽囊炎。(示意圖,非當事者/資料照)

▲腹痛遲遲未改善,若還出現高燒、嘔吐等情況應提高警覺,很可能是膽囊炎。(示意圖,非當事者/資料照)

吃完飯後肚子痛,很容易誤以為是吃壞肚子,但若上廁所、服藥後都未改善,千萬別繼續忍或狂吃止痛藥,因為一個不小心恐要命!日前彰化一名男子上腹疼痛,本來確診有胃潰瘍情況,但吃藥後症狀仍未改善,緊急到大醫院就診發現是「壞死性膽囊炎」,因為該疾病拖不得,醫師連忙在大半夜替他手術。所幸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但外科醫師黃漢斌語重心長表示,壞死性膽囊炎千萬不容小覷,因為死亡率高達22%。

在已開發國家中相當常見的疾病「膽囊炎」,簡單來說就是膽囊發炎導致的疾病,但因為症狀很常被其他疾病搞混,患者常已為只是單純的肚子痛、吃壞肚子等,所以沒能好好治療,運氣好可能幾天後自行緩解,但若不治療常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像是壞死性膽囊炎和膽囊破裂等。其中壞死性膽囊炎的死亡率相當高,高達22%,因此彰化秀傳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漢斌提醒大家,很多疾病症狀都是警訊,千萬不要拖,救命和治癒的關鍵,真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手術。」

秀傳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漢斌提醒,壞死性膽囊炎相當嚴重,沒有及時治療、手術,死亡率高達22%。(圖/資料照)

▲秀傳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漢斌提醒,壞死性膽囊炎相當嚴重,沒有及時治療、手術,死亡率高達22%。(圖/資料照)

黃漢斌醫師分享不久前接到的急診手術,他說,一名高齡79歲的老翁上腹痛且皮膚蠟黃,日前透過胃鏡檢查有胃潰瘍情形,但服藥後症狀都未改善,家人連忙將他送醫,經檢查疑似是「壞死性膽囊炎」合併敗血性休克。談及這病,黃漢斌直言,真的不能拖,所以二話不說馬上執行二級緊急手術,術後患者雖然年紀較大,但整體復原狀況相當不錯,幾天後就從加護病房轉出普通病房了。

談及急性結石性膽囊炎,黃漢斌說,大家真的不能小看這病的嚴重性,雖然它是急診常見的外科疾病,但其併發症發生率為20~55%,死亡率為0.5~15%,其中有2%~30%的發生「壞死性膽囊炎」,簡單來說,「壞死性膽囊炎」的死亡率高達22%,背後原因不外乎是,入院前延遲時間較長、白細胞WBC計數低、糖尿病病史、肝膽指數(GOT、GPT、ALK-P及膽紅素bilirubin)偏高、腹部超音波發現「膽囊周邊積液」以及「從腹腔鏡手術轉為開腹手術」(表示病灶狀況極差,並非手術方式的問題),上述這些就是被確定為影響死亡率的危險因素。

怎麼知道自己腹痛是不是膽囊炎呢?最典型的就是肚子痛,患者會感到剎那間、非常嚴重的上腹部悶痛,普遍是在右上腹痛,但也可能是廣泛的上腹痛、胸痛,有時甚至還會痛到後背肩胛骨的區域。若民眾腹痛遲遲未緩減,就要考慮可能是膽囊發炎,若還出現噁心、嘔吐、發燒、心跳加速和肚子疼痛感更劇烈,幾乎到無法下床等,這就要趕快急診了。

黃漢斌表示,早期發現,早期手術,仍是遠離風險,快速痊癒的不二法門。(圖/資料照)

▼▲黃漢斌表示,早期發現,早期手術,仍是遠離風險,快速痊癒的不二法門。(圖/資料照)

黃漢斌表示,早期發現,早期手術,仍是遠離風險,快速痊癒的不二法門。(圖/資料照)

根據統計,膽囊炎以40歲以上女性、肥胖、生育過和中年人的族群率發生率最高,而膽囊結石、壞死性膽囊炎則是男性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者為高風險。但黃漢斌也呼籲,大家不必太恐慌、緊張,因為只要儘早治療、手術仍是可以遠離風險的,只是要提醒民眾,身體出現狀況時要提高警覺。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