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中國科技企業崛起 取代金融主導香港恆生指數

阿里巴巴、美團和中國海洋石油等中國企業取代金融集團,成為香港恆生指數主導力量。圖為香港交易所。(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阿里巴巴、美團和中國海洋石油等中國企業取代金融集團,成為香港恆生指數主導力量。圖為香港交易所。(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阿里巴巴、美團和中國海洋石油等中國企業取代金融集團,成為香港恆生指數主導力量。在中國強大影響力下,香港市場獲得資本湧入,卻也在中美貿易戰、國安法等事件中嘗到苦果。

南華早報(SCMP)16日報導,中國科技公司取代金融服務集團,改變了恆生指數行業代表性樣貌。阿里巴巴、美團和國有控股公司包括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等中國企業是恆生指數69支成分股主導力量,約占權重2/3。

恆生指數現有面貌展現了中國經濟實力在過去25年間的崛起。中國企業在香港股市僅占上市公司數量53%,卻在5月底市值48億美元(約新台幣1427億元)中占78%。

報導指出,香港過去13年間7次成為股票上市首選場所,由於香港和中國的接近與聯繫,全球投資者蜂擁進入。2014年11月滬港通計畫啟動以來,中國對香港市場影響力更為顯著,其與內地交易所的貿易聯繫促進資本湧入。

恆生指數在1969年推出,最初有33個成員;現有69個指數成員覆蓋約60%市值,前10大重量級企業中有7家是中國企業。中國對於香港市場帶來的影響力有美好也有批評,批評者認為,香港淪為「中國的離岸金融市場」,使其可與紐約、倫敦相提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野心受到打擊。

在某種程度上,香港市場已經感受到痛苦。在過去兩年中,由於中美貿易戰、北京推動國安法、在美上市中企面臨退市壓力和中國強硬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清零政策等市場不友好事件,使當地股市錯過全球反彈。

香港在第5波疫情中採取強硬檢測和隔離措施,複製了北京嚴苛防疫作法,這使得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區隔絕,阻擋了旅行者、商務客,當地經濟活動放緩、競爭力被削弱。

恆生指數有限公司指數戰略研究主管Gary Chiu說,恆生指數仍被視作香港股市最具代表性基準,其正在加強中,以提供市場和當地經濟平衡代表。

他強調,恆生指數成分股將從7個行業集團中選出,目標是讓每個行業組別市值覆蓋率不低於50%,讓20至25個成分股歸類於香港公司,賦予本地風味。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