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柯美儀/花蓮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下降9.3公尺。(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鳳凰颱風挾帶東北季風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水勢暴漲,10日傍晚從左岸無堤防處溢流,湧入萬榮鄉明利村,道路淹水已持續2天仍未退去。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2)日說明,鳳凰颱風期間,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因湖水沖刷下切,從湖區水位計數據顯示,10日凌晨起,水位緩慢下降中,自10日23時起至今日12時止,37小時內水位共下降9.3公尺,水量減少約96萬立方公尺;目前蓄水面積7.8公頃,蓄水量尚有約69萬噸。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11日傍晚空拍畫面。(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說明,12日上午因受天候影響,無法進行無人機空拍。依據11日17時曾利用雨勢稍歇空檔,出動三波無人機觀察湖區壩體、下方溢流水道、下游馬太鞍溪;從空拍影像解析,堰塞湖溢流口雖有沖刷下切,兩側邊坡亦有局部崩塌,但目前流路並未阻塞。
由於堰塞湖集水區面積僅占馬太鞍溪橋上游整體集水區面積的40%,因此馬太鞍堰塞湖目前雖然呈現水位與蓄水量緩慢下降與減少的狀況,但若集水區另外60%的斜坡單元發生短延時強降雨事件,仍可能導致下游的馬太鞍溪橋河道水位些微抬升。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由於鳳凰颱風對台灣影響將逐漸減弱,後續若中央氣象署定量降水預報在未來24小時預估降雨量低於200mm,經空勘確認堰塞湖區水位無異常下降、溢流穩定,下方溢流水道沒有堵塞致再次蓄水,且經河川管理單位確認河道已達可解除警戒之水位,經評估無虞即可解除堰塞湖紅色警戒。
鳳凰颱風前後堰塞湖114年10月25日與11月11日影像比對。(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