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從故事力到營收力 創造智能用AI領航三立!專訪創造智能執行長林慧珍

專訪創造智能執行長林慧珍

引領創造智能團隊的執行長林慧珍,曾任電視記者十年,後進入網路媒體產業,並從2011年起積極推動三立首次數位轉型,包含打造業界首創將電視、數位及AI三者融合的《SETN三立新聞網》,以及台灣第一個由媒體自營的OTT平台Vidol,確立「觀眾在哪裡,內容就要到哪裡」的核心理念。過程中,她曾轉戰「網路溫度計」擔任營運長,直到2022年回到三立帶領創造智能團隊。

或許是大眾傳播出身的背景使然,相較於許多AI智能公司「技術向」的討論,她在採訪中不斷強調AI科技之於內容產業的關係:「我仍然相信『Content is King』(內容為王),而AI便是輔佐我們更快速、更便宜、更好地產出更有價值的創意。」

創造智能執行長林慧珍。(圖/三立電視提供)
創造智能執行長林慧珍。(圖/三立電視提供)

善用科技,把故事說得更動人

如今,創造智能對外有獨立接案能力,包含新北市政府、東港東隆宮、傳藝金曲獎等都是客戶。其中,東港東隆宮在2024年時,為了解決三年一度迎王祭典時,志工人力有限,卻要應付數以萬計訪客即時詢問的問題而找上創造智能。由創造智能為東港東隆宮推出「迎王大總理春忠AI萬事通」官方LINE帳號,結合AI智能客服、AI虛擬分身及GPS定位等技術,讓遊客自主查詢最新活動資訊及瞭解祭典背後乘載的歷史文化。如此作法不但順利解決客服量能不足的痛點,也讓參與者的體驗與文化認同度大幅提升,更拿下LINE「最佳在地行銷獎」肯定。「客戶要的從來不是AI技術,而是成效。如何快速抓到客戶真正的需求,並成為轉譯者,便是我們的專長」林慧珍說道。

林慧珍執行長也進一步以2025年傳藝金曲獎形象影片為例分享,原本需要耗費四到五個月、耗資超過百萬的影片製作案,在創造智能善用AI工具下,僅花了七天便完成,連帶成本也能減少。「我們與一般科技公司不一樣的點是,我們是一群擅長story-telling(說故事)的人。我們懂內容、知道如何起承轉合,更能依據客戶需求量身打造,在科技輔助下有效率地說出好故事。」林慧珍表示。

創造智能推出虛擬人物客服,以擬真互動打造全新服務體驗。(圖/三立電視提供)
創造智能推出虛擬人物客服,以擬真互動打造全新服務體驗。(圖/三立電視提供)

用AI為三立開路,為內容產業造勢

對外,是內容與技術之間的整合者;對內,創造智能則彷彿三立的科技轉型先鋒。林慧珍解釋:「我們做出的AI產品如果可以服務絕大多數的企業,那代表我也可以服務三立,我們是一個AI實驗場域,也是三立科技轉型的引領者。」

於是,創造智能不僅在每月月會上,表揚當月 AI 工具應用表現突出的同事,並邀請這位夥伴分享構想與作法;同事還化身內部講師,將AI應用心法傳授給三立各部門,進一步加速三立內部AI轉型;就連2025三立集團企業日的主視覺海報,都是開放全公司同事以AI生成圖像投稿,票選第一名的海報成為主視覺。

創造智能為東港東隆宮打造的「迎王大總理春忠AI萬事通」官方LINE互動介面。(圖/三立電視提供)
創造智能為東港東隆宮打造的「迎王大總理春忠AI萬事通」官方LINE互動介面。(圖/三立電視提供)

林慧珍也進一步表示,過往三立電視以優質原生內容吸引大眾,然而,在行銷漏斗的五階段(註1)中,卻僅能達到建立觀眾「認知」與引起「興趣」的效果。如今,有了創造智能的科技加持,更能以AI生成影片、AI客服等,拉近與潛在客群的距離,並透過「Fanpokka粉絲通行證」與 CRM(註2)系統精準投放相關資訊,讓電視台與觀眾的距離從模糊的「讚數」轉化為「會員經濟」,有效彌補傳統電視媒體在內容播出後,便與觀眾失去連結的困境,也在內容產業中創造更多商機,在電視台面對新科技與串流影音夾擊的時代裡,走出一條新的路徑。

的確,路是人走出來的;創造智能一路走來,曾歷經NFT的熊市等挫敗,每次技術或環境變革,往往都讓團隊砍掉重練。然而,作為老電視台中的新創公司,在混亂中調整腳步,跟上趨勢、回應市場,可說是必備技能。下個篇章,創造智能將帶我們看見什麼樣的風景?連林慧珍自己都充滿期待。


註1:行銷漏斗指的是消費者從認識品牌到購買產品所經歷的一系列階段,包含認知(Awareness)、興趣(Interest)、考慮(Consideration)、行動(Action)與留存(Retention)。

註2:CRM 是「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縮寫,它指的是一套幫助企業管理、分析和改善與客戶互動的工具。

#三立集團動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1114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