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週提到「台灣有事」(台灣發生緊急狀況)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前日相石破茂就此認為,她的答辯方式與歷屆日本政府相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右圖)針對「台灣有事」表達明確立場,遭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左圖)嗆斬首,引發國際關注。(合成圖/翻攝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高市早苗IG)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石破茂昨天參與錄製日本TBS廣播(又稱TBS電台)的節目,被問及高市「台灣有事」的相關答辯時,也發表他的看法。
他就此提出建議,「關於台灣問題,日本歷屆政府從過去以來,均避免判定『如果發生這種狀況的話,就會這樣做』」。
立憲民主黨前外務大臣岡田克也,本月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質詢高市,「台灣有事」是否符合日本安全保障法制中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存立危機事態)。
高市當時答詢,「如果是動用戰艦,伴隨使用武力的情況,我認為有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她接著表示,「要看實際情況發生時的個別具體情況,由政府綜合考量所有資訊來判斷。如果出現武力攻擊,那麼被認定為存亡危機事態的可能性很高」。
石破茂認為,高室早苗的答辯方式與歷屆日本政府相異。她還說,「假設美軍為了解除封鎖前來支援,而為了阻止美軍介入,也可能發生其他行使武力的事態」。
石破茂昨天在節目上指出,「這種說法與『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相當接近…而設想個別狀況,在特定的情況構成存亡危機事態,以及下令防務出動,則根據當時的狀況而異。歷屆政府均未限定『這種狀況就是日本有事』」。
「每日新聞」報導,石破茂也在節目中提出質疑,認為「片面決定『這種狀態就會這樣做』,並無助於提高嚇阻力」。
高市的發言連日來引發討論之外,也引起中國反彈與抗議。她本月10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針對「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相關發言是依照日本政府既有見解,「不打算撤回或取消,但作為反省,今後不會在這裡明確假設特定情況並加以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