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姓或從母姓?姓氏與性別的複雜練習題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黃哲斌

因為結婚晚,我與太太有兩個小男孩,分別就讀小學及幼稚園,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年齡。根據非正式統計,他們每人每天至少問我二十個問題,有些是簡答題,譬如「為什麼壁虎會唱歌?」有些是選擇題,就像「鋼鐵人跟超人誰飛得比較快?」

有些,卻是難以三言兩語的申論題,例如:「為什麼叔叔姓林,我們姓黃?」

面對還搞不清「侄子」或「外甥」等差異的小孩們,我該如何回答這個家庭、親族與群體糾纏交錯的問題?

其實,我的父親姓林,在傳統姓氏觀念裡,我應該是「林哲斌」;然而,外祖父沒有兒子,因此要求我父親,第一個孩子必須從母姓,老一輩略帶歧視意味,稱作「抽豬母稅」。當母親臨盆,因為是第一胎,產程很不順利,她在醫院痛了一天一夜,我卻在肚子裡不肯退房。

那年頭沒有超音波,心焦的外婆以為我是女孩,躲著不敢出來,乞求外公回家焚香祝禱,無論生男生女,保佑母親趕緊順產,頑固的老人卻說:「不行,一定要生男孩。」

最後,媽媽生下我,外公歡天喜地,回家拜謝天公。不過,當時《民法》並未開放子女從母姓,父親又不願入贅;名義上,我必須成為阿姨的養子,才能姓黃。因此,我身分證的父親欄空白,母親欄是阿姨的名字。

▲圖/StockSnaps

從小,每當我向朋友介紹家人,尤其提到我唯一的弟弟,面對好奇,我經常必須解釋原因,連帶講解黃家的小型家族史,前後應該超過上百次吧。沒想到,如今,我必須向自己的孩子解釋。

這中間,有時帶點荒謬喜感,但也夾雜死亡的失落與悲傷。

我成年後,母親曾問我,是否想改回姓林。我知道,她對於我必須被阿姨名義上收養,一直耿耿於懷,但礙於外祖父的威嚴,她年輕時不敢反對。如今事過境遷,她並不介意黃家「無後」,反而擔心,我因為從母姓,有時會遭逢奇異的社會眼光。

然而,我並不認為從母姓是一種負擔,也不在意一次又一次向人說明來龍去脈,而且我認為,隨著性別觀念進步,姓氏的刻板印象會越來越小。

事實也是如此,歷經三次修法,加上婦權團體的推動,2007年,法律准許父母約定子女從母姓,但我的父親早已去世;2010年,成年子女有權決定從父姓或母姓。

我開心告訴母親,我終於可以自主決定姓黃,扭轉近半世紀的詭異家族系譜。然而,我還來不及與阿姨辦理終止收養,未久,母親就重病離世。

因此,媽媽從未是我法律上的母親,即使,她花了二十五小時生下我;即使,我與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六年。

這就是我家的姓氏故事,即使我的孩子無法完全理解,不過,就像台灣社會的性別觀念,還在努力掙扎前進。我會告訴他們,老爸與叔叔姓氏不同,背後述說「姓氏」與「性別」的幾件事:

一,親愛的孩子,這世界看待「家人」的定義,不只關乎血緣,有時會受親族、律法、社會慣習等外力影響,一如法條與習俗的荒謬,阻止你們的阿嬤,成為老爸法律上的媽媽。

二,在不同時空下,「性別」可能是一種欺負別人的藉口,有些人會默許這種不平等,例如古早的男尊女卑,現在有些人會排斥同性戀。

三,有時,語言是歧視的利劍,很容易傷害他人,就像爸爸小時候,曾被笑是「豬仔子」;現在,同性戀被少數人視為「不正常」。

四,家庭與性別的觀念,會隨著時代與社會進步,透過法律重新詮釋,「從母姓」曾被視為大逆不道,如今是男女平權的象徵;以前人們不允許同性結婚,但現在法國、西班牙、加拿大及美國已經合法。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我將不斷提醒他們,千萬不要以男女性別或性傾向,作為評斷他人的標準,性傾向不是罪惡,仇恨與偏見才是。而我會永遠愛他們,無論他們是直男,或是同志。

沒錯,「姓氏」與「性別」正是一體兩面,反映一個社會的開明程度。有天下午,我到北市一所公立高中演講,校門口的大型電子看板,跑著「父姓母姓一樣好」等字樣,你能想像十年前,公立高中校園宣傳「姓氏平權」的標語嗎?

顯然不行,以往,姓氏是父系社會的禁臠。

我要說的是,過去三十年,台灣經歷許多追求自由心靈的戰役,民主生活、媒體解禁、兩性平權、勞工權益、弱勢人權、環境與土地正義,處處可見壓迫與抗爭的歷史拉扯。

其中有些抗爭,已有階段性成果,且都不是天上掉下來,而是許多人前仆後繼的努力成果。有些抗爭方興未艾,或還在持續中,甚至越演越烈。

同志議題也是如此,與前面那些社會議題如出一轍,大多是優勢族群鞏固主流價值,透過媒體或律法,壓制少數或弱勢群體。但當我們深陷其中,經常不自覺是壓迫者或加害者,就像我的外公,不會認為自己是歧視女性的保守鞏固者,他只是守護某種「傳統價值」。

但我深信,一個成熟而自由的文明社會,必定朝向多元包容與開明進步而前進,除非台灣社會倒退,否則這是不可逆反的潮流,當前紛歧爭議的同性婚姻,三五年後會變得稀鬆平常。

包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釋放的鬆動態度,以及聯合國幾年前通過的「同志權利決議案」,都能預示此一趨勢。

回到台灣,我期待那天來臨,也期待一個更少歧視,更少偏見,更少壓迫與不公的台灣社會。

本文節錄:《歡喜從母姓》一書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