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這樣吃嗎?她腰痛到哇哇叫 竟是竹筍、海鮮害的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48歲有糖尿病史的趙小姐,平常愛吃海鮮和竹筍,某天午後突然腰後一陣劇痛,強烈的嘔吐伴隨而來,趕緊到院掛急診,經檢查發現原來是尿路結石搞怪。醫師提醒,尿路結石和飲食習慣有關,要避免過量攝取肉類、海鮮、竹筍等富含高蛋白或高嘌呤的食物,每天喝水量最好達2000c.c.、少鹽低鈉,以利預防結石的發生。

▲醫師許竣凱提醒,肉類、海鮮、竹筍、香菇、木耳,富含高蛋白或高嘌呤,避免攝取過量,以免代謝成尿酸。(圖/資料照)

趙小姐到台北慈濟醫院掛急診,經由電腦斷層掃描發現,一顆大約1.2乘以0.5公分的結石,卡在左側輸尿管上端靠近腎臟的位置,導致腎臟裡的尿液流不下來,腎臟和輸尿管呈現水腫。

替其診治的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許竣凱運用軟式輸尿管鏡,由尿道進入腎臟和輸尿管,以雷射將結石磨碎,術後叮嚀趙小姐注意飲食習慣、加強控制糖尿病、定期回診追蹤,以免結石復發。

許竣凱指出,台灣常見的尿路結石種類包括草酸鈣、磷酸鈣和尿酸,主因是飲食習慣太鹹、攝取過多動物性蛋白質、喝水量不足、長期臥床或遺傳。常見症狀包括腰痛、血尿、腹脹、嘔吐。患者男性多於女性,但女性較容易出現發燒、敗血性休克、腎功能退化等併發症。

經由檢查後,醫師會依據結石的位置、質地軟硬、大小來選擇處理方式。許竣凱說明,0.5公分以下的結石,有機會在兩星期內經由尿液排出來。特別要注意的是,結石大小與疼痛並無直接關係,其實有些患者的結石很小,但卡在輸尿管,引發劇烈絞痛而到急診,獲得即時治療保全腎功能;臨床上發現因結石造成腎功能損傷的個案,反而因為疼痛不明顯,延誤治療,結石越長越大,直到完全阻塞,造成無法挽回的腎功能損傷。

大於2.5公分的腎結石,可用「經皮腎造廔截石術」,該手術像北宜公路的雪山隧道一樣,需在腎臟上鑿出通路,效率高,但年老、共病史多、心肺功能不佳、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手術風險較高。0.5到2.0公分的腎結石和0.5到1公分的輸尿管結石,適合「體外震波碎石」,利用震波將結石擊碎後排出體外,是不須住院、方便的治療方式。但碰到成分較硬或深埋在腎臟中的結石,可能無法震碎或碎片排不出來,這時候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就能派上用場。

過去的硬式輸尿管鏡只能直進直出,軟式輸尿管鏡改良自硬式輸尿管鏡,角度較為靈活,前端可以達到270度彎曲,可深入腎臟各個角落,配合雷射將結石磨碎至細沙後排出體外,過程中沒有傷口、出血量極低,已是國際泌尿科醫師公認的好方法。可以同時處理多顆腎結石,克服過去因腎臟結構、成分、流血風險難以治療的個案。

尿路結石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許竣凱提醒,少鹽低鈉,每日飲水量最好達到2000cc,讓尿液稀釋。肉類、海鮮、竹筍、香菇、木耳,富含高蛋白或高嘌呤,避免攝取過量,以免代謝成尿酸。而過量的維他命C可能代謝成草酸,也不宜補充過多。尿路結石的復發率高,曾經接受手術的患者或是合併糖尿病的患者,每半年需回診追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