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緩不濟急、空汙缺電一直飆出 蔡英文能源議題只能防守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李佳穎/新新聞

福島核災8周年當天,由台灣環保聯盟舉辦的民間能源會議,在高喊著「反核救台灣」、「反核就是反獨裁」的口號中拉開序幕。在以核養綠與重啟核四公投案發起人黃士修每一個質疑與發問下,反核運動民主前輩的吶喊顯得徒呼負負,無法回答能源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當國民黨官僚以「民間」為號發聲

 馬英九基金會、長風基金會及台灣環保聯盟等團體,接連兩天舉辦的「民間能源會議」在爭吵衝突中落幕。公投衝高能源議題的討論度,藍綠兩陣營針鋒相對,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更以「如果公投無效,就用民主的選票來修正錯誤的政策」,將能源議題提高到2020年總統大選的對決戰場。

台灣的四座核電廠陸續在仍未解嚴的1970至80年代間興建。程序上,核電廠選址未經與居民討論;性質上,核能做為集中式的能源,也與現在的去中心潮流不符。反核運動也始終與國民黨站在對立面,環保聯盟等反核團體也曾於1998、2009與15年召開「民間能源會議」,獲得社會關注。

如今,擁核方與反核方已攻守易位,同樣持反核立場的民進黨政府也被壓著打。最明顯的是,國民黨前朝的總統、行政院長及內閣成員舉辦的能源會議也使用「民間」一詞,結合了擁核公投後壯大的民間保守勢力與欲角逐總統大位的黨內大老,頻頻向卡在能源轉型中還未找到出路的總統蔡英文叫板。

與執政黨立場相近的反核團體則難施拳腳,也陷人兩難──若全權同意政府設定的能源轉型目標又像是替官方背書,但若發聲異議又會被看成反核陣營鬧分裂,讓擁核方可趁虛而入,挑起民間對再生能源的不信任,藉機將空汙受害者的風險轉嫁到核電廠附近居民身上。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71期〉https://bit.ly/2VSoFrC

▲參加反核團體的集會,李遠哲只能重申碳排與暖化的嚴重性。(圖/柯承惠攝)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