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勞權「8大訴求」合理?學者曝長榮空服「站不住腳」關鍵

記者蕭筠/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和空服員爆發勞資爭議,雙方經過20次團體協約會議、3次勞資調解仍未獲共識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自5月13起至6月6日止舉行罷工投票,於6月7日開票確定達雙門檻獲合法罷工權,今(20)日長榮勞資再次重啟協商,孰料會議僅進行1小時就宣告破局,工會當眾宣佈下午4時正式啟動罷工行動,並怒批資方「毫無協商誠意」,提出之對案沒有退讓空間,導致協商無法前進破局。檢視空服員此次欲爭取「勞權」所提出之8大訴求中,究竟是否合乎公平正義原則,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副教授盧衍良就針對該8訴求提出不合理之處,強調勞工權益確實必須要被保障,但前提是一定回歸到法理情3方,若工會論述合法,那於情、於理討論空間大,不過工會訴求中就有2項和現有法令相抵觸,恐怕在爭權路上「站不住腳」。

長榮空服員,長榮航空,罷工,遊行(圖/記者蕭筠攝影)

▲長榮空服員爭勞權提8大訴求。(資料圖/記者蕭筠攝影)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提出8大訴求,包括「日支費綁禁搭便車」-比照華航從3美元調高至5美元、「改善9條過勞航班」、「增設勞工董事」、「開放工會參與人評會」-並有發言及表決權、「國定假日雙倍薪」、「外籍組員派遣每班不能超過2名」、「幹部開會應有會務假」、「勞動條件跟工作規則變更,須經過工會同意」等,其中,針對日支費、增設勞工董事2訴求,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副教授盧衍良直言:「不合理也不合法!」

長榮航空,名古屋,航線,787,/長榮航空提供

▲長榮航空爆發勞資爭議,空服員發起罷工。(資料圖/長榮航空提供)

由於日支費之精神在於提供外地住宿、餐食與一般雜支,可用日支費核銷且不用課稅,認為日支費給予應建立在其必要性的基礎上,而不是用於物質享受,若以1天日支費為例,長榮航空計算方式是從報到起至報退結束,換算下來每位空服員平均每天可拿約2000元左右,且即使沒有過夜航班亦有日支費,但因長榮已提供住宿、早餐以及交通接駁,真正使用到日支費的僅有2餐,「明顯遠高於生活必需」,認為日支費不應和薪資混為一談,且據勞動部解釋,日支費不屬於薪資薪水的一部份,若工會訴求為提高薪資結構,卻是變相以日支費作為免稅薪資,「並不合理」。

日支費工會亦要求比照華航,盧衍良強調每家航空公司計算日支費方式不同,若以條件上來講,長榮計算標準十分優渥,若要比照華航,必須進行通盤考量,「站在同一個標準上才有討論空間」,若單單只著眼在日支費已經不合理,「於法不理」,也未兼顧公平性跟合理性,日支費在用概念上已被扭曲;其次為增設勞工董事一題,盧衍良指出民營公司目前並無法源依據,在沒有持股的情況下可擔任董事且參與董事會議事,他表示長榮航空為一個股票上市、上櫃公司,一般董事須有一定比例持股,故該訴求於法就不成立更是不恰當。

另工會要求開放參與人評會,盧衍良表示該訴求屬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若想參與其中的必要性須有合理論述,他指出工會質疑資方有不當約談,並在懲處決策上發生黑箱作業一說,他直言:「黑箱作業是一種指控!」認為工會應提出具體事證才能經得起檢驗,否則無法說服外界認同;國定假日雙倍薪,盧衍良指出空服員組員是依照各自班表派遣,認為若國定假日採雙倍薪支付,基於公平原則,平常無上班日是否也應不支薪。

第6大訴求「外籍組員派遣每班不能超過2名」,盧衍良指出,外籍組員需求主要在於特定航線之特定族群需特定語言搭配,若在此基礎上硬性規定不能超過2名外籍組員,在某種程度上恐怕會影響航空公司提供之服務品質,違背設計該需求之旅遊,強調工會訴求應有合理的分析論述,才能知悉是否恰當;其餘2訴求「幹部開會應有會務假」、「勞動條件跟工作規則變更,須經過工會同意」部分,盧衍良則表示會務假議題涉及公司相關人士給假規定,應由勞資雙方協商,另工會集會活動是否如實辦理也應有所對案約束,以免假會議之名行曠職之實;至於勞動條件跟工作規則變更,須經過工會同意部分,則因牽涉公司治理,應由兩方協商,就細節項目擬定規範。

空服員提出之8大訴求,盧衍良一一剖析,強調勞工權益確實必須要被保障,但前提是一定合法,於理於情才有討論空間,認為工會不應有凌駕於公司治理的情況發生,所有訴求皆需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尤其受影響的還包括無辜的不特定第三方旅客端部分,因此盧衍良表示尊重勞工罷工權,但應該要有「罷工預告期」,針對工會表示自去年12月起就已送出勞資爭議調解,期間長達6個月的調解過程已達到預告效果,他直言:「這是警告不叫預告!」台灣身為海島國家,對外交通幾乎全仰賴航運,雖國外也有不少罷工行動,但幾乎都有替代方案,反觀台灣完全沒有,為保障旅客權益,堅持一定要有罷工預告期。

加入 @setn 好友 #長榮航勤罷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