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導致癌症? 精神科醫師:有點正確又不太正確!

記者陳弋/新北報導

演藝圈夫妻檔王中平、余皓然結婚超過23年,余皓然近日上節目自曝夫妻關係也曾出現冰河期,她坦言心情不佳長達數年,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長了乳管瘤。雖然乳管瘤多為良性,只有少數演變成惡性腫瘤,但余皓然的例子讓我們再度想起一個被探討已久的議題:負面情緒、壓力是否為罹患癌症的重要因子?

▲壓力會致癌嗎?精神科醫師不完全同意此說法。(圖/Pixabay)

過去一些動物研究顯示,高壓環境可能會加速癌細胞轉移;也有研究顯示,壓力造成的交感神經過度亢奮,也可能加速癌細胞擴散。 因此有論者鼓吹,癌症病患可透過適度運動、正常勞動並保持正面情緒,來提升抗癌的成功率。瑜伽、禪修、頌缽、冥想…只要能幫助放鬆,都適合癌症病人參與。《三立新聞網》曾報導一名成功對抗第三期卵巢癌的婦人Sunny,她過去就是一名樂觀、豁達且遵照醫囑的病患,得知罹癌大哭一場之後,除了聽從醫師指示接受手術和化療,其餘時光她選擇續續工作、出國旅遊、正常吃喝,「不願在家自怨自艾」。與卵巢癌鏖戰長達十年,Sunny找回了健康的身體。

衛福部雙和醫院精神科林佳霈醫師認為,壓力有可能是導致癌症發生或惡化的一個因子,「科學界已掌握部分證據,但不夠直接」。林佳霈醫師點出,當一個人長期壓力大,代表他可能缺乏紓壓管道,壓力和壞心情難以排解,因而導致生活習慣改變(惡化),有些人可能開始出現厭食、暴飲暴食、失眠、吸菸、酗酒、藥物依賴等情況,如此一來身體機能每況愈下,最終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這是一環扣一環的因果邏輯,因此林佳霈醫師重申一個常被忽視的基本觀念:「關於『人類為何罹癌』,除了某些源自基因的問題,通常都是多因性,不會只有單一原因。」

提倡自然療法的美國醫師Mark Stengler指出,長期的壓力促使人體產生大量「細胞激素」,這種發炎性蛋白會增加發炎的可能性,從而損害免疫功能,促進癌細胞生長;壓力也使得體內的自由基增加,導致DNA和免疫功能受損。但如同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強調過的,「壓力」只能解釋癌症的部分成因,「並不是無欲無求、練氣功、吃有機,就一定能對抗癌症」。因此,我們不能保證「愉快過日子」就能有效預防癌症,然而如果一個人長期心情鬱悶、壓力加身,等於是在自己的健康地圖上多劃出一條致癌的路徑。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