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還不防曬? 「光老化」、「皮膚癌」比曬傷更可怕!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暑氣逼人、火傘高張的時節,人體容易大量出汗,中暑不可不防。行走在烈日下,威脅我們的還有紫外線,除了讓人曬黑、曬傷、長斑,長期下來還可能引發「光老化」和皮膚癌

▲過度曝曬小心「光老化」、皮膚癌。(圖/Pixabay)

夏日炎炎,近日各地紫外線指數動輒達到過量或危險等級,國人進行戶外活動務必隨時補充水分、作好防曬。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提醒國人,一定要留意日曬過度的5大危機:

◆曬傷:很多人光是到戶外戲水一天,回家後就發現身體脫皮、起小水泡,像是被燙熟的小蝦,皮膚還得忍受一、兩天的劇痛。

◆長斑:大熱天對皮膚是個大考驗!陽光除了會將皮膚曬黑、曬傷,甚至可能留下曬斑。曬黑了可以白回來,但曬斑不太會自動消退,很可能留在你臉上。

◆光老化:光老化指的是皮膚長期受到日照而引起的傷害,是自然老化和紫外線共同作用的結果。像是高山或沙漠地區的居民,皮膚看起來比平地人粗糙、乾燥、鬆弛、皺紋更深,臉上可見色素沉澱或微血管擴張。

◆皮膚癌:過量日曬容易造成皮膚病變,農夫、工人、軍警等常在烈日下工作的人須特別留意皮膚上的小病灶、腫塊。紫外線與皮膚癌的發生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

◆光敏感:對光過敏引起的皮膚疾病,其過敏原為光線(紫外線、紅外線或微波),造成皮膚釋放組織胺之類的神經傳導物質,引發紅腫痛癢等反應。尤其是患有紅斑性狼瘡的病人,在陽光下曝曬的時候,紫外線會使病人臉部或其它部位的紅疹加重。黃毓惠醫師在臨床上看過病人只是去墾丁玩三天,殊不知自己對光過敏引發血管炎,住院好幾天。

▲防曬乳該塗多少?黃毓惠醫師提出建議。(圖/黃毓惠醫師提供)

「曬太陽」不像詩歌或文藝作品所說的那麼美好,日光浴也不是人人能享受。黃毓惠醫師呼籲國人正視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避免在紫外線強烈的時候外出,基本的物理性防曬(抗UV陽傘、長袖衣物、帽子)不可少。若真要進行戶外活動,一定要塗防曬乳,SPF≧30比較適合台灣的環境。

▲挑選防曬乳有眉角。(圖/Pixabay)

防曬乳當中,物理性成分只有氧化鋅、二氧化鈦兩種,其餘皆屬於化學性防曬成分。一般來說,前者對人體相對安全,但塗起來黏膩感比較重;後者則清爽許多,但黃毓惠醫師指出,化學性防曬成分造成皮膚過敏的比例較高,少數人會發癢,甚至誘發濕疹。國人在選購防曬乳的時候,不妨留意成分標示。

▲以一張臉的大小為例,需要的防曬乳體積約同一枚10元或50元硬幣。(圖/Pixabay)

黃毓惠醫師也建議挑選衛福部核可(有許可字號)的產品,最好可抗UVA、UVB。通常產品會依防曬程度註明:例如針對UVA防護,會標示pa++++(日系)或PPD(歐系);針對UVB防護,則會標示SPF。民眾可能會好奇,防曬乳要塗多少的量比較恰當,黃毓惠醫師說:「每平方公分需要2毫克!打個比方說,以一張臉來看,大約要使用一枚10元或50元硬幣體積的量。」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直播中LIVE】【20240423】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蕊米報新聞 Feat. 伊拉拉 𝔈𝔩𝔞𝔯𝔞🫶🏻 一日主播大挑戰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