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老闆主宰人生?3步驟決定創業成功率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張國蓮/MONEY錢

創業篇 

嚮往時間彈性、收入自己決定而轉行創業的人相當多,但為什麼成功者寥寥無幾?究竟創業能否創造穩定現金流呢?很多人不想被上下班時間束縛、或是不想聽老闆命令、為老闆賣命,於是選擇創業。但是創業過來人、職場勵志作家狄驤卻狠狠打臉指出,創業可能不受限上下班時間,但不代表工時短。像他創業後常24小時都在處理公事,甚至曾在醫院一邊打點滴一邊工作。

▲(圖/翻攝自MONEY錢)

台大創意創業中心執行長曾正忠則強調,創業當老闆後,號令員工這件事並不如上班族所想,反而常為了留住好員工,老闆得放下身段,傾聽員工心聲,甚至懇求慰留。更重要的是,創業成功的機率並不高。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統計,一般民眾創業,1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成,存活下來的1成中,又有90%會在5年內倒閉。以此來看,創業後的工時比996或7-11要長,也不一定能完全當老大,成功機率又低,這樣的情況下,若你還是決定靠創業,打算爆肝個3~5年,來打造水管夠粗的現金流,達到財務自由目標,那麼接下來不妨透過3步驟來為創業做準備。

步驟1  檢視自己是否具備觀察力  能挖掘市場與消費者需求

人人都想創業當老闆,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不怕解決問題」是狄驤判斷是否適合創業的關鍵條件,因為當一個老闆要解決的問題超出特定工作範圍,整個創業過程就是不斷地在解決問題。更進一步來說,要解決的是客戶需求尚未被滿足的問題,因此曾正忠認為「具備觀察力」非常重要。想要創業的人首先要問自己是不是有隨時觀察周遭人事物的習慣、喜歡與人互動,以及有能力比別人更能挖掘出消費者需求尚未被解決的地方。若答案是「否定」,建議還是乖乖地當上班族;若答案是「肯定」,可以繼續下一步:思考要選擇何種行業來創業。

步驟2  根據個人工作經驗、人脈  與市場趨勢找到理想行業

先來看看狄驤的創業經驗。狄驤工作2年後創業,他以在電視台工作2年的人脈,以及對行業特性的熟悉為基礎,租了一間辦公室來做媒體行銷。接著,創業一段時間後,眼見媒體行銷業生態改變,高成長趨勢已不再,於是逐步將賺到的資金轉投資房地產,以此又累積數桶金,但是房市的賺錢機會卻又因為政府打房,徵收富人稅而減少,於是狄驤退出房市。

狄驤的經驗顯示2個選擇重點。首先,想要創業者,應該趁著工作的幾年時間,弄清楚該行業的特性,並盡可能累積大量人脈,從熟悉的行業與人脈切入,是從上班族轉為創業者比較容易的突破口。其次,雖然以熟悉的行業、人脈做為創業基礎,但先決條件仍必須是該行業具有市場性,即趨勢向上,或者雖然不是長期呈向上趨勢,但評估後仍有數年(一個波段)的機會。以較為學理的方式表達,就是曾正忠所說「市場在規模、成長性、獲利性各方面的吸引力是不是足夠。」

若評估後肯定市場具吸引力,仍不宜貿然創業,必須再就該市場的關鍵成功因素加以衡量,以及思考個人核心能力是否符合關鍵成功要素。曾正忠以網紅為例,若選擇的型態是要源源不絕地發想出幽默、創意的梗,但本身卻不擅長,如此就不適合。再以今(2019)年3月「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 時事網路大數據分析」的台灣青年公認10大創業首選來看,狄驤直接以「10大創業白日夢」稱之(見左表),因為在他眼中,這10大創業首選,大多是創業者個人的興趣,並未把市場吸引力考慮進去,創業者完全忽略是否可以因此打造出一個系統性的現金流泉源。

確實,創業不只是想要讓自己開心,曾正忠因此提醒,很多人想創業,是因為不想被老闆管,想做一些有趣的事,但實際情況是,創業之後,很多比例是在做不那麼有趣的事,例如管理工作、拜訪客戶、解決客戶問題等。更重要的是,獲利必須與客戶的需求結合在一起,因為創業最終仍是看實際是否賺錢,而不只是做喜歡的事情。

步驟3  專注並重複試驗  找到成功方程式

決定好創業目標,就要開始進行實驗階段,這個階段有兩個重點:專注與重複試驗。曾正忠表示,資源有限下,就算挖掘到一個以上客戶的需求未被滿足之處,創業者仍應先挑出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專注在上面,若把範圍拉很廣,變成每個都只能解決一點點,就會變得很表面,也就更容易失敗。

此外,想像與實際上的客戶需求一定有差距,因此必須就「想像中客戶的未滿足需求」以及「預設的解決方案」加以驗證。曾正忠舉例指出,預想有一些客戶願意花較多的錢來享有高品質咖啡與喝咖啡環境,那麼應該先做出一個成品驗證。換句話說,不是一決定創業,就先開好幾家店、大肆招募人員或大做行銷廣告,然後再來想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曾正忠建議先以一個單點來驗證,就想像與實際情況的差異加以調整,這樣的驗證過程經常會反覆多次,需要很高的執行力。

驗證成功後,進入真正的創業期,包括人員管理、招募,財務、生產等,都會一一迎面而來,這些都是創業者必須面對處理的,因此曾正忠提醒,創業者與其團隊不要沉浸於「創新、創意成功的喜悅」,畢竟在創新、研發產品之外,還有行政、法律等需要學習和經營,例如合夥或業務合約沒有明文規範,事後就可能面臨糾紛,而這通常是造成創業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由Money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在此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3方法財產傳承:贈現金、房產、買保單

用 4 步驟穩穩存夠退休金!預約有尊嚴與有品質的老後生活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賺錢 未來事件簿】智原到底會不會反彈 中興電 士電 大亞 東元 國統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37死囚拚生路 死刑存廢憲法法庭今言詞辯論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