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鑽肺」致癌、竄血管傷器官 醫曝「救肺十招」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空氣中充斥著對人體有害的懸浮微粒,較大的往往會被纖毛和黏液擋下,無法通過上呼吸道(鼻、咽、喉),但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的細懸浮微粒PM2.5可就來者不善了!由於體積更小、穿透力更強,PM2.5可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新光醫院副院長高尚志醫師指出,導致肺癌的因子除了吸菸、遺傳、環境、慢性疾病等之外,PM2.5也是元凶之一!

▲PM2.5無所不在,對人體的危害超乎想像。(圖/Pixabay)

高尚志提醒國人小心PM2.5的危害,因其毒性強、顆粒極小,直徑僅頭髮的1/28,小到一般口罩無法過濾,可以經由氣管、支氣管直接深入肺泡、血管與其它器官,時間一久就會造成損傷。且PM2.5還可能附著汞、鉛、戴奧辛等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相當大,可說是空氣中的隱形殺手。

環保署的資料顯示,PM2.5對健康的危害包括:早逝、支氣管炎、過敏、氣喘、肺氣腫、肺癌、肝癌、心血管疾病等。美國學者波普等人的研究發現,每增加10μg/m3的PM2.5,就會增加8%的肺癌死亡率、6%心肺疾病死亡率與4%總死亡率;反之,PM2.5濃度每下降10μg/m3,該地區居民的平均壽命就增加0.61歲。

▲高尚志醫師建議,空污嚴重時應避免外出,若非不得已則須配戴口罩。(圖/Pixabay)

空氣污染已是全民公敵,除了仰賴政府擬定對策,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防護也非常重要,高尚志列出「救肺十招」供民眾參考!

◆保持室內潔淨:有空氣污染疑慮時勿過度掃地清潔,也不宜使用真空吸塵器(除非配有高效微粒濾菌器HEPA),以免揚起的灰塵惡化空氣污染;用濕拖把拖地,則有助於減少這類揚起的灰塵。使用空調、加濕器、空氣清淨機也能明顯降低PM2.5的濃度。

◆養植物:植物葉片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PM2.5,還能產生有利氣體。

◆霧霾天氣少開窗、避免出門:有霧霾的天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險時刻,最好不要出門,也不宜晨運,否則可能誘發病情。此外,別忘了選擇合適的時間開窗通風,例如中午室外污染緩解時;不可全天關閉門窗,否則室內污染可能更嚴重。

◆減少室內PM2.5污染源:燒烤、火爐、煤氣、暖爐、蠟燭以及任何其他燃燒的事物(焚香、蚊香、吸菸)等,都要避免。

◆外出戴口罩:一般常規口罩防不了PM2.5,因為顆粒太細小。KN90、KN95、N95級別的防塵口罩才能有效過濾這類細微顆粒。

◆避免煎、炒等烹飪方式:這類作法易產生大量油煙,污染室內空氣,建議在家烹飪多用蒸、煮等方式。

◆社區實踐:植栽美化綠能社區、節約用電、多搭公共運輸工具、確實執行汽機車定期檢驗、祭祀不燒金焚香、不燃放鞭炮。

◆校園體育課時間:學校宜設置體育館,並加裝空氣過濾裝置,以備空氣污染嚴重時作為體育課等活動場所。

◆兒童注意:絨毛玩具表面的灰塵、細菌多,儘量不要讓孩子玩,不然就是要經常清洗。

◆公共交通最放心:空氣污染嚴重時,上班族儘量別騎自行車、電動車出門,改利用公共交通較好。上下班時交通空污最嚴重,須作好個人防護。

台灣癌症基金會全文:https://www.canceraway.org.tw/pdf/No80.pdf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