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強事業體!范仲淹創立的 北宋營運到八百多年

歷史中心/綜合報導

北宋大文豪范仲淹,集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於一身,他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名句,更是不少人而熟能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范仲淹還是個大慈善家,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非政府、非宗教的民間慈善組織「義莊」。「義莊」更從北宋一直延續到清末,延續了八百多年,堪稱奇蹟。

▲范仲淹創立義莊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非政府、非宗教的民間慈善組織。(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說到「義莊」,不少人會聯想到殭屍片中放棺材的地方。義莊由個人捐出田產,作為公共財產,透過收租方式取得資金,養活同宗族的人,或贍養同族的貧窮人,有的甚至還將有姻親關係的窮人也納入。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救濟的一種形式。

創建「義莊」就是范仲淹,《宋史‧范仲淹傳》記載:范仲淹「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西元1050年,范仲淹在平江府長洲、吳縣置良田千餘畝,將每年「所得租米,自遠祖而下,諸房宗族,計其口數,供給衣食及婚嫁喪葬之用」其主要目的就是賑濟貧苦族人的生活,為他們提供衣食和嫁娶喪葬的費用。

范仲淹設立的「范氏義莊」,是由「義田」、「義宅」、「義學」三大部分構成。「義田」在義莊創設之時,有一千畝,可說是「范氏義莊」的經濟命脈。「范文正公自政府出,歸鄉……買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濟養群族。」千畝良田不分給族人,也禁止族人耕種,而是租給范氏以外的人耕種,以所收的租米來贍養范氏族人。

范仲淹也親自制定了《義莊規矩》,包括:逐房計口給米,每口一升,並支白米。如支糙米,即臨時加折。冬衣每口一匹;十歲以下五歲以上,各半匹。每房許給奴婢米一口,即不支衣。逐房各置請米歷子一道,每月末與掌管人處批請,不得預先隔跨月支請。嫁女,支錢三十貫。再嫁,二十貫。娶婦,支錢二十貫。再娶,不支。子弟出官人,每還家待闕、守選、丁憂,或任川、廣、福建官留家鄉者,並依諸房例,給米絹並吉凶錢數。雖近官,實有故留家者,亦依此例支給。逐房喪葬,尊長有喪,先支一十貫,至葬事,又支一十五貫。次長五貫,葬事支十貫等等。

「范氏義莊」在兩宋時期發展平穩。元朝時期,因為有利於減輕國家負擔,維護地方穩定,獲得朝廷認同。明朝時其,義莊的發展遇到困難時期。因重稅政策,「范氏義莊」未能蠲免,導致義莊租米收入每況愈下,維持困難。還好范仲淹第十六世孫范惟一,辭官回蘇州親自經理,才克服種種困難,復興義莊。至明末,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范允臨官至福建參議,先後兩次斥巨資,再購田千畝,再一次擴大了義莊規模。

清朝時期,范仲淹第二十世孫范彌勛又向義莊捐田一千餘畝。嘉慶二十年,「范氏義莊」擁有義田高達4892畝。同時,清朝歷代統治者恢復了對「范氏義莊」的稅收優惠政策,使義莊的發展到了昌盛時期。直到清末宣統年間,「范氏義莊」義田達到了5300畝的巔峰。最終在土地制度出現變化,社會出現大變革,義莊在共產黨解放中國後消失。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案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