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疫苗誰先打?何美鄉:打他們身上預防重症報酬率更高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誰應先施打疫苗?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撰文指出,疫苗供應不足是今天台灣疫苗完整施打達標的瓶頸,也才會出現近日最熱烈討論的公共議題:BNT疫苗先施打小孩?還是先讓高危險族群施打第二劑? 

▲何美鄉指出,疫苗供應不足是今天台灣疫苗完整施打達標的瓶頸。

何美鄉坦言,她一直不願回答以上問題,因為若疫苗供應既充沛又即時,誰先施打根本不是問題。現在,她想來探討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當疫苗供應充沛時(不論是現在或未來3個月),最終會讓台灣疫苗施打率衝不高的瓶頸在哪裡?(就像現在的美國,或歐洲一些國家)答案很清楚,就是那些不願意施打疫苗的人。

何美鄉說,在大學任教年輕輩的同仁,日前傳來以下訊息,可能是想要抒發一下,他對親戚那使不上影響力的沮喪吧!「剛剛跟我們家親戚通電話,他已69歲,有糖尿病在打胰島素,又幾乎天天去菜市場買菜的,整個就是高風險。但竟然沒有要去打疫苗,因為認為疫苗有副作用,打了會死...。Health disparity (健康差距)真的也會反映在疫苗施打。知識缺乏,風險高的人,可能更容易相信那些要污名化疫苗的訊息,因此更得不到保護。」

何美鄉說明,以上這不願施打疫苗的案例,正好依年齡及病史也屬高風險群,也就是我們最在意有無施打疫苗的族群。他選擇性的依據負面訊息做決定。至今,台灣50歲以上的施打率約為:>75歲 ~70%  ;65-74 歲~ 80%;50-64歲 ~ 60%。這些未施打疫苗的人,除少數健康因素外,多數是自己選擇不施打疫苗。

「他們不願施打疫苗,是沒有疫苗資訊?接收不正確的資訊?還是有何心理障礙?」何美鄉指出,這類有關疫苗遲疑的問題,都需要依不同族群,細膩的處理。她也坦言,COVID-19 DELTA病毒遲早會進入台灣社區,「屆時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施打率不彰,台灣社會就不得安寧」。

以台灣數位能力,應很容易掌握>50歲至今沒有施打一劑疫苗的族群。趁現在疫情低潮期,各縣市衛生局仍有餘力,透過地方脈絡,如鄰里長,社區老人會等,進行瞭解與溝通,儘速讓他們登記去施打第一劑疫苗。不打第一劑的人,就永遠不可能完成施打第二劑接種。處理這類疫苗遲疑需要撥出經費與人力資源來特別處理。

何美鄉還說,面對DELTA,青少年若有打BNT疫苗,很好。若沒施打,對青少年的健康影響相對而言也不很大。就重症率來看,美國兒科醫學會一直追蹤兒童因COVID住院的比例。DELTA入侵後,與DELTA入侵前的比例差異不顯著,也就是說,「DELTA對兒童的致病性,沒有比以往的病毒株更強」。但成年人未施打疫苗與有施打疫苗者的罹患率,與住院率都有很大的差異。「顯然,一劑疫苗打在高風險的長者,比施打在低風險的小孩,預防重症的報酬率更高」。

何美鄉進一步說明,就預防確診的效力來看,疫苗對減少確診的效率,對小孩及年輕人雖是比年長者較為有效。但仍需嚴厲提醒,現有所有疫苗,預防確診的效率都不夠好。也就是「不要預期可以用疫苗來控制疫情的蔓延」。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