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以內容為核心的科技公司!正面迎戰時代巨浪 專訪三立集團總經理高明慧

娛樂中心/台北報導

在有線電視與OTT串流平台競爭激烈的今天,人們或許難以想像九〇年代台灣電視產業初露鋒芒的景象。彼時,三立電視台剛於1991年創立、1998年開播新聞台,正值有線電視取代三台壟斷的關鍵時刻。高明慧正是在這股浪潮中進入三立,從政治線記者做起,一路走過26年的媒體歲月。

三立集團總經理高明慧。(圖/三立提供)
三立集團總經理高明慧。(圖/三立提供)

從八〇年代的錄影帶市場、三台獨大,到有線電視、網路崛起,再到今日OTT與AI科技翻轉媒體生態,高明慧幾乎走過台灣電視產業每一個轉折。如今,面臨外界對傳統電視式微的質疑,她顯得從容:「電視不會消失,只會以新的型態延續。很多人回到家仍習慣打開電視,那是一種情感支持與陪伴需求。」

面對國際平台競逐與AI科技的劇變,出身記者、現任三立集團總經理的她,正帶領這三十多年的老牌媒體勇敢「轉骨」,試圖為台灣內容找到下一個黃金年代。

變,是三立唯一不變的信念

高明慧眼中的三立,在每一個關鍵時刻勇於追浪、敢於開創新局。「如果三立沒有持續轉型,我們不可能達到今天的成果。變,是三立唯一不變的信念。三立跟我的理念很相近,都是把台灣文化輸出全世界,用內容滾動文化經濟。但從2011年YouTube、臉書等社群平台進入台灣,到如今AI快速發展,我們意識到光靠內容絕對不夠,更需要科技助攻,因此成立子公司『創造智能』,利用科技幫助三立轉型。」為此,高明慧在2022年上任後,將公司重新定位為「以媒體內容為核心的科技公司」,追求的不只是做好內容,而是讓內容與科技深度結合,創造出更寬廣的商業模式。

或許是因為出身基層,高明慧深諳員工心理,也理解企業「數位轉型」容易淪為口號,於是她選擇以身作則,帶頭使用AI工具。三立策略長林鶴明分享,有次他將新聞稿用 AI 整理後傳給高明慧,她驚訝於AI的成熟度;後來高明慧出差期間,林鶴明提供影片腳本請她過目,竟收到高明慧直接用 AI 回傳的新版本,令他大感意外。這段互動成了 AI 深入三立日常的絕佳案例。

另一方面,三立的子公司「創造智能」也派出「種子部隊」,深入各部門協助評估需求、導入合適的軟體,並開設專屬訓練課程。短短一、兩年間,AI已悄悄融入三立的日常,像是過去新聞部同仁每天清晨四點到公司篩選當日外電新聞,如今則有AI代勞初步新聞篩選工作;就連八點檔編劇群也開始運用AI編劇工具,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一開始,我詢問編劇為何不嘗試AI工具,他們幾乎一致反對,認為只是浪費時間。」高明慧回憶,「後來我們請創造智能團隊提供幾款工具讓他們挑選並實際測試,隨著問題逐步被解決,他們也慢慢看見效益,態度自然轉為接受。」

OPEN SANLIH,從人治到開放的企業DNA

當然,要迎戰未來,不只需要科技加持,公司文化的調整也是必經之路。身為集團史上第一位專業經理人,高明慧深知若要迎向下一個三十年,必須先鬆動「老闆說了算」的決策慣性。以節目開發為例,過去是否購買一檔戲劇或IP,往往只需高層點頭即可。如今,她推動「節目策略會議」,讓節目部與業務部一同從各自觀點發言、甚至激辯;當產銷兩方的觀點碰撞,不僅讓決策前的思考更為全面,也培養團隊敢於「說真話」的習慣。

與此同時,高明慧更要求所有一級主管建立財務觀念,以數字和商業模式說服彼此,讓創意與經營並行。舉例而言,三立曾發展電商平台「電電購」、OTT平台「Vidol」,如今更有科技公司「創造智能」。面對這些新創品牌,三立往往先給足三年時間,不斷校正與試錯,絕不放棄任何可能,但時間一到,自然還是需要拿出漂亮的數據成績單。「新創事業前三年賠錢我們都能接受,但第四年就得找出原因――可能是人為、制度,或是策略錯誤。例如『電電購』,我們試過直播等多種模式,最後仍選擇果斷停下直播帶貨。」對高明慧而言,勇於嘗試與果斷收手,同樣重要。

挑戰國際市場,用內容與科技說台灣的故事

當內部治理與技術基礎日漸穩固,高明慧的視野也延伸到更寬廣的國際市場。短期,她鎖定戲劇與綜藝IP的海外競爭力,例如《大嘻哈時代3》將製作預算從七千萬拉高到一億兩千萬,力求符合國際輸出的4K規格。中期,她著力培養跨領域人才,讓內容與科技的深度結合,孕育多元商業模式。長期則以「集集創造」與日本、馬來西亞等國際夥伴合作,尋找具全球潛力的IP,期望把台灣故事推向世界舞台。

她也強調,三立不僅是電視台、科技公司,更是一個粉絲經濟平台,例如「Fanpokka 粉絲通行證」的數位服務,便將這些為大眾帶來快樂的消費體驗整合成「娛樂生態鏈」。畢竟,三立有6400萬粉絲,72億次觀看數,其中三分之一是來自海外,含金量極高。透過將參與粉絲見面會的會員標籤化、建立大數據資料庫,三立未來不僅能多面向掌握娛樂生態鏈的產、銷、購,還能將這些數據分享給跨界產業,促進台灣整體娛樂與休閒產業的升級。

從電視台到整個娛樂生態鏈,三立涉足領域與表現形式不斷在變,但高明慧始終相信,內容是一切的起點。「就算我們擁有一家科技公司,核心始終仍是內容。」她眼神溫柔而篤定地說道,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挑戰,然而,只要勇於嘗試、持續累積並容錯改進,「三立總能在每個世代的瓶頸中找到出路。」

#三立集團動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1114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