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韓美兩國14日公布關稅與安保協商的「共同說明資料」,內容涵蓋軍事、經貿、造船、核能與高科技合作等多項重大協議。其中包括美國批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同意推動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美方將南韓產品關稅由25%降至15%,適用於南韓輸美汽車與汽車零組件、木材等產業;以及南韓對美國投資高達3,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9兆元)的巨額合作方案細節。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將與美打造嶄新的戰略夥伴關係。(圖/翻攝自青瓦臺)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加速」
韓聯社14日報導,韓美雙方同意加速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工作。根據協議內容,兩國將在明年完成三階段中的第二階段「完全作戰能力」(FOC)驗證;之後會再進入到最終階段。
若2027年開始進行第三階段驗證並順利完成,外界認為在南韓總統李在明任期內,有望達成完全移交。
國防支出將提高 美准南韓建核動力潛艦
韓方也預計將國防支出提升至GDP的3.5%;同時在2030年之前,購買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千8百億元)的美製武器。除此之外,美國也重申駐韓美軍持續駐紮的承諾。
另一重大突破,是美國正式同意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根據白宮說明資料指出,美韓將合作尋找核潛艦使用的燃料來源、支援南韓「民用鈾濃縮」與「使用後核燃料再處理」權限的擴大。
韓美兩國將正式攜手推進核動力潛艦建造事業。(圖/翻攝自青瓦臺)巨額投資方案細節
而關於南韓預計投資的3,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9兆元),於美國產業的細節內容現在也曝光。其中1,500億美元(約新台幣4.7兆元)將投入美國造船業,另外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兆元),則是預留給美國工業部門。
2,000億美元為現金投入,並將以「每年不超過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千2百億元)」的方式分期給付,以維持韓元穩定。雙方也達成「如資金出現市場不穩,南韓可要求調整金額與時程,美國將善意考量」的共識。
關稅從25%降至15%
另外,據路透社14日報導,美對韓關稅將從原本的25%降至15%,包括南韓產汽車及零組件。李在明說,「我們在起步較晚、情勢不利的條件下,仍憑藉互信與理性,取得對雙方最合理的結果。」
李在明表示,韓美除了在傳統產業上合作,還將一路擴大到半導體、AI等先進技術產業,打造嶄新的戰略夥伴關係;並強調「國際社會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總統李在明預計下週赴南非參加G20,承諾會「打造讓國民與企業安心走向海外的環境」。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