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關稅100% 還有哪些細節關注、台灣廠商優勢一次看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半導體關稅100%目前界定還很模糊,法人認為也是川普談判籌碼一環。(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川普於白宮會見 Apple CEO Tim Cook 時公開宣布:將對晶片課徵約100%的關稅,可是只要是在美國生產,完全免稅,豁免條件是企業在美國建廠或明確承諾投資美國晶片製造,可申請豁免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負責稅率執行與審核。
群益證券報告指出,美方將根據產品來源地與報關分類(HTS Code)課稅,部分已申請豁免的公司可排除。不過根據目前消息,課稅範圍未定,因為半導體課稅很複雜,美方半導體關稅課徵範圍未定,是單純對晶片課稅,還是包括材料設備等整個半導體供應鏈?
而台灣半導體主要是代工廠為主,沒有自有品牌。而且只是電子產品中的一個零件,客戶可以直接在台灣提貨,出口至其他國家封裝、組裝。現在產品都是談出廠價,若加上關稅,客戶要自行承擔。群益證券認為,提高本身競爭力才是硬道理,若美國對所有半導體廠都課稅,雖然會提高成本,但這對每個半導體業者來說,都是一致且公平,關稅和匯率都是廠商無法控制,只有本身競爭力強,才能將成本轉嫁給客戶。目前台積電幾乎轉給客戶。
參考美韓談判案例
根據國泰證券研究部則分析,川普此舉顯示在對等關稅協議與232條款調查陸續收尾之際,川普已著手部署第二輪關稅談判,鎖定半導體與醫藥產業。此次提出的100%高稅率雖極具震撼力,但研判主要為談判籌碼,實際稅率最終恐將低於此一門檻。
參考過去美韓貿易協議模式,韓國透過擴大對美投資與市場開放,成功取得半導體稅項上的最惠國待遇。分析認為,台美若要進一步談成協議,半導體關稅的設計將是核心議題之一。
目前台美尚未簽署任何雙邊貿易協定,市場擔憂台灣晶片出口恐首當其衝。國泰證期預期,在正式談判之前,台股將可能出現短線震盪;惟中長期來看,若能成功簽署協議,有望化解關稅不確定性,穩定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