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參訪歐積電!會見台籍工程師 溫馨叮嚀:海外加油、別忘台灣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前總統蔡英文11日走進仍在緊鑼密鼓施工中的歐積電(ESMC)廠區,聽取簡報、實地勘查後表示,「對台積電歐洲廠,就像台灣對台積電一樣,一直充滿信心。」歐積電總裁克伊區(Christian Koitzsch)於薩克森矽谷(Silicon Saxony)半導體產業園親自接待,台積電歐洲分公司法務長湯瑪斯(Gunnar Thomas)也一同說明廠區現況與未來規劃。蔡英文會後與台籍工程師交流,關心建廠節奏與在地生活,臨行前贈送台灣造型胸針勉勵「好好加油,也不要忘記台灣」。
歐積電為台積電與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共同投資的合資企業,台積電持股70%,2024年8月於德勒斯登動土。該廠瞄準汽車與工業應用的成熟製程需求,規劃導入台積電28/22奈米平面CMOS與16/12奈米FinFET技術,完工後月產能約4萬片12吋晶圓,預計2027年啟動初步投產,並在2029年全面量產。此案被視為《歐洲晶片法案》框架下強化歐洲半導體製造主權的關鍵布局,目標在供應鏈重組下,降低對亞洲生產的單一依賴。
場外產業協力亦同步升溫。德勒斯登市長希柏特(Dirk Hilbert)受訪指出,歐積電是當地史上規模最大的半導體投資,「台積電選擇德勒斯登,不僅體現對薩克森矽谷的信任,也證明市府、薩克森邦政府與歐盟間具有良好的協作能力。」他並表示,隨著建廠擴大,市府將加速行政審批、強化能源與水資源供應、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為更多建築人員與半導體工程師進駐打造長期宜居的生活環境。
德勒斯登所在的薩克森矽谷聚落目前匯聚英飛凌、格芯(GlobalFoundries)與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等逾500家企業與研究機構,是歐洲規模最大、供應鏈最完整的半導體園區。蔡英文此行除掌握廠務進度,也從第一線人員了解人才招募、技術導入與在地支援系統的匹配情況。她強調,德勒斯登在歐洲半導體版圖的戰略位置明確,台積電的製程與管理經驗將與在地供應鏈形成互補,「相信這座工廠會成為歐洲產業升級的重要節點」。
歐積電方面透露,後續將依時程擴大工務與設備團隊,逐步進場主設備,並配合歐盟與德國相關計畫加速配套落地。地方政府亦將持續與廠方溝通,確保能源調度、水資源回收與交通路網優化在量產前到位,縮短從建廠到量產爬坡的時間差。產業界預期,隨著汽車電氣化、自動化持續推進,成熟製程的車用MCU、電源管理、感測與工控晶片需求將維持高檔,歐積電量產後可就近服務歐洲主機廠與Tier-1供應商,提升供應彈性與韌性。
蔡英文以「信心」定調此行觀察,既呼應歐洲打造在地產能的長期政策,也回應台灣半導體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她表示,台積電歐洲廠的進度與願景令人期待,「從建廠到量產,都能看見團隊的專業與合作的力量」。在工程師們的合影與道別聲中,這座仍是大型工地的晶圓廠,正一步步朝2027年點燈投產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