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國研究證實!「1類人」就是聰明、不易失智:現在學還來得及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會多種語言除了有利於工作外,研究發現,對於心智能力有巨大好處。一項涵蓋27個歐洲國家的研究顯示,會說多種語言的人大腦老化速度較慢,並能減少認知退化的風險。此類人的大腦年齡常比實際年齡更年輕,且隨著語言數量增加,效益更顯著。專家認為,透過學習語言等心智刺激可延緩此過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臉書粉專 「生醫前線觀察員的閱讀筆記」表示,一項發表於期刊《Nature Aging》(自然老化)的大型研究,涵蓋了27個歐洲國家的超過8萬名參與者,顯示會說多種語言的人,大腦老化速度較慢,並能減少認知退化的風險。
研究發現,多語者出現加速生物老化跡象的機率,約為單語者的一半。研究團隊運用運算模型後發現,會說的語言越多,老化速度越慢。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保護效應會隨著掌握語言數量的增加,而更加明顯。
這項研究在了解多語能力如何促進健康老化方面具有重要突破,也解決了以往樣本過少、結果不一致等問題。研究者控制了教育程度、財富、移民背景等多項干擾因素,強化了多語能力本身對維持認知活力的證據。許多專家認為,這項研究的規模與嚴謹度超越以往,可能改變科學界對語言學習與大腦健康關係的看法,並促使政策制定者推動語言教育。
研究結果也再次支持「經常進行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心智活動,如語言轉換,能幫助維持神經功能與認知儲備」的觀點。
專家指出,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長期以來的推測:雙語或多語能力能提升認知儲備,即大腦對老化與損傷的抵抗力。大腦從40歲起每十年平均會縮小約5%,但透過學習語言等心智刺激可延緩此過程。會說多於一種語言的人,其大腦年齡往往比實際年齡更年輕,且隨著語言數量增加,效益也更顯著。
專家強調,鼓勵孩童到老年都學習第二語言或更多語言,因為這是促進終身大腦健康與降低失智風險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