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伴效應雨狂炸!蘇澳雨量破紀錄直逼15年前梅姬颱風
記者徐湘芸、沈宛儀、蔡効儀、徐兆緯/宜蘭報導
這次宜蘭蘇澳的慘況,讓當地居民無奈表示,彷彿15年前的梅姬颱風噩夢重演。根據氣象署資料,昨(11)日晚上6點到9點,3小時累積雨量多達328毫米,直逼2010年10月的梅姬颱風在蘇澳的降雨紀錄,三立新聞團隊前進災區,許多地方水都還沒退,追問後發現,恐怕不只是天災釀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整條馬路被泥水覆蓋,車子經過就濺起水花,一樓店面淹到只剩一半,汽機車通通泡水,蘇澳居民噩夢歷歷在目。
記者徐湘芸、蔡効儀:「這次蘇澳其實非常非常嚴重,根據鎮長表示,宛如15年前的梅姬颱風,而且現場我們剛剛也有帶大家看過,這邊是連鎖賣場的前面,可以看到從門口到這邊滿滿的全部都是泥濘。」
鏡頭回到2010年,當年梅姬颱風讓蘇澳整片農田變成水路,包括羅東、壯圍、五結都是一片汪洋,這次鳳凰颱風還沒登陸,宜蘭蘇澳測站11日晚上時雨量最大126.5毫米,而梅姬颱風10月報到,強度比鳳凰還大,衝擊更嚴重,3小時累積雨量突破400毫米。
氣象專家吳聖宇:「共伴鋒面的尾端落在東北部到宜蘭這一帶,出現了非常劇烈的降雨,尤其是在蘭陽溪以南到蘇澳。」
蘇澳附近有新城溪、阿里史溪以及白米河,三條溪流水位暴漲,倒灌溢流進市區,蘇澳屬於下游低窪帶,因此成為重災區。
氣象專家吳聖宇:「(這次)蘇澳3小時的雨量,全台灣來說的歷史排名,其實也是可以排到第21名,以共伴效應來說的話,這雨量的排名算是相當前面。」
抽水站5台機器,從11日早上7點到隔天清晨5點沒停工,但依舊出現淹水慘況,被點名是因為蘇澳溪分洪道工程延宕2年多,原定115年完成,但因工程變更、經費增加,尚未動工,導致災情重演。
大水退去,留下滿地泥濘,家園一片狼藉,天災難以避免,但地方政府得繃緊神經,著手檢討防災制度,否則蘇澳居民恐懼難以平息。
©三立新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