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院黨團召開「發揚女力國際爭光!IPAC力阻跨國鎮壓」記者會。(圖/記者楊士誼攝影)「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分析,我國政府正在尋求總統賴清德年底出訪的可能性,避免因美國總統川普於2026年出訪中國而有所變動。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今(12)日稱,葛來儀是根據她自己的推測,她也不知道總統何時出訪。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則表示,感謝葛來儀的善意提醒,相信台美雙方會往這方向努力。
民進黨團上午召開「發揚女力國際爭光!IPAC力阻跨國鎮壓」記者會,鍾佳濱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葛萊儀是國際知名學者,「她的善意提醒讓我們知道,未來川普與習近平可能會面,因此她的研判跟美國考量下,總統如果要出訪的最佳時機是在今年年底以前」。鍾佳濱說,這也表達台美雙方不言可喻的默契,川普必然會慎重處理跟中國的關係,會見習近平是重要課題,但是對台海現況的維護,也是川普表達的「第一島鏈跟和平息息相關」,他也再次感謝葛來儀的提醒,相信台美雙方會往這方向努力。
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早也邀請徐佳青進行業務報告,她在受訪時表示,葛萊儀是根據她自己的推測,自己也不知總統何時出訪。徐佳青說,她心裡上希望總統探訪邦交國,僑胞也希望正副元首能夠出訪海外,是大家樂見的。
另對於日相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急事態」,引發中日兩國外交紛爭,鍾佳濱表示,中共雖號稱和平崛起,但是已造成民主國家的莫大壓力,也擔心中國的向外擴張造成本國安危,高市早苗對於維持日本本國安全的見解,是延續安倍前首相「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立場。也證明日本主流是以此態度看待第一島鏈的安危。
鍾佳濱指出,不料中共外交官提出非常罕見、不禮貌甚至暴走的言論,造成中日關係緊張更讓北京尷尬,然中共往往惱羞成怒,但畢竟中日未來國際關係怎麼經營,仍有賴雙方智慧。范雲也補充表示,今次參加IPAC峰會,也看到不只一位日本議員在第一時間分享首相的說法,議員們也認為日本會一起加入對抗中國威權擴張的行列,以維持和平、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