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自由的代價:電子垃圾淹沒香港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朱漢強(香港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環境資訊中心)

你上次到香港消費,是什麼時候了?

曾幾何時,香港成了價廉物美的購物天堂。這個「自由港」,除卻煙酒交通燃料等極少數商品,所有消費品都免關稅,帶動人財兩旺。自由港的海關也非閒著沒事,除應課稅品外,也集中資源抓武器毒品,可是對於其他出入口和轉口貿易,報關寬鬆,多大刀闊斧地放行。

因為這個緣故,自由港也是有害電子廢物的轉口重鎮。歐美的廢棄電路板、CRT舊式顯示屏等,很多時會取道香港,轉運到廣東貴嶼等地當垃圾崗。

要不是美國環保團體「巴塞爾行動網絡」(Basel Action Network)的調查,港府可能壓根不知道本港鄉郊已淪為大型電子垃圾場。大陸近年收緊入口關卡,運不上內地的電子垃圾,或滯留、或乾脆轉戰香港處理,不法商人更搬來貴嶼粗放拆解的套路,利用強酸野蠻地提取電子廢物貴價金屬,硬生生的在香港這座國際城市裡,烙出「新貴嶼」的丟臉印記。

自由之下,香港被有毒電子垃圾攻克了。

鈔票上的血腥味

或許,我們早被自由港的迷湯灌得昏昏沉沉,缺乏對自由背後那極緻的資本主義也來點批判。因此,在電子垃圾以外,香港同時是魚翅、象牙、熊膽、石首魚的國際貿易中心。與其說是國際貿易中心,是否更像世界級的肉檯屠房?只是每宗生意換來的鈔票,血腥味特濃。

▲香港電子垃圾場充滿舊式CRT屏幕。(圖/朱漢強提供/環境資訊中心)

追本逐利,人性貪婪,本來就是自由經濟的本質,台灣人應該並不陌生。本來,政策規限和道德制約可以為事情留點分寸,偏偏我們信奉無度的放任。事事講求賺到盡、每每鼓吹消費萬歲,講方便求效率,造就所謂的經濟增長。結局是,贏了,也僅僅是短線的回報紅利;賠上的,卻是永續發展與生態倫理的老本。

香港垃圾量 是東京的1.76倍

看過資料,說台灣推行限塑政策前,平均每個人每天使用2.5個膠袋,已經被指過份;但香港人呢?在實施購物袋收費前,人均棄置量大概是台灣人的一倍,有4.9個。麵包商家為爭取顧客,每個麵包都用上一個塑膠袋,然後再用一個大塑膠袋統統打包起來;消費者貪圖所謂的方便,拿完一個塑料袋又一個。大家都有拿袋子的自由,卻好像沒有節制耗用資源的責任。

▲一場雨即灑下一整桶的即棄傘套。(圖/朱漢強提供/環境資訊中心)

汰「舊」換新的觀念,在我城逐漸過時,取而代之主旋律,是「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下數據正好說明因由:香港政府比較過香港、台北、首爾、東京家庭的人均垃圾製造量,發現後者表現最好,每日只產出0.77公斤,其次是0.95公斤的首爾,再之後是台北的1公斤。香港敬陪末座,平均每人每日製造1.36公斤的垃圾,較東京人多76%。

香港人比東京的老百姓製造更多垃圾,這是那門子的本事?也不要把責任全推卸給陸客,因為那個數字比拼的是家居鄰舍廢物。而阿拉伯數字後面的不單是消費文化,根本是浪費文化。

▲香港不到720萬的人口,每天棄置相當於528萬個430毫升容量的寶特瓶。(圖/朱漢強提供/環境資訊中心)

回收處理 跟不上消費腳步

浪費文化的推手,離不開商家。商家和生產商愛自由,至少在減廢和污者自付的法規上,可以更自由地卸責。說來誇張,香港人口不到720萬,每天棄置到填埋場的PET瓶子卻重達132公噸,相當於528萬個430毫升的寶特瓶,一年丟棄的瓶子相連起來足以繞地球八圈。

香港環保署早年承諾要管制飲品商履行生產者責任,但這些年來兜兜轉轉,消費者和業者仍可繼續逃掉回收的責任。


(本文未完,閱讀全文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