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深一度/只有阿公阿嬤陪我…揭密隔代教養家庭

記者高秋萍、諸宇泓/採訪報導

新聞深一度要帶您來關心「下課鈴響後,孩子何處去?」根據兒福聯盟統計,單親和隔代教養家庭,在台灣已經超過10分之1,有一半的弱勢家庭,小孩下課後家裡沒大人,因此在外流連晃蕩甚至成為霸凌同學的族群。這時只要為他們點亮一盞燈,就能避免孩子迷失或偏差,社會上許多人正默默打造著秘密基地,讓孩子放學後不再只有孤單相伴,那裡有愛和溫暖陪伴著他們長大。

學童小瑩:「感恩大家都有父母親,回家看看父母親,謝謝他們。」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學童的畫洩漏了隔代教養的心事。

稚嫩朗誦自己創作的新詩,感恩爸爸媽媽,畫卻洩漏了小瑩的內心。

記者:「你上面畫的是?」

學童小瑩:「阿公還有阿嬤。」

國小三年級的小瑩,出生一個月後爸爸就因病過世,媽媽長期外地工作,陪伴她的除了名叫布丁的小老鼠,唯一依靠就是阿公跟阿嬤。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小瑩阿嬤:「她本身跟她媽媽一年,講難聽一點可能10次面都見不到吧,就過年回來幾天這樣。」

學童小瑩:「5、6次而已。」

記者:「不會想媽媽?」

學童小瑩:「嗯,因為我有阿嬤。」

童言童語有著令人心疼超乎同齡的早熟,學習上也很主動就怕阿公阿嬤操心。內政部統計小瑩這樣的隔代教養家庭,台灣超過16萬戶,受限體力跟現實經濟問題,大多數阿公阿嬤教養跟陪伴上,有力不從心的無奈。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學童家長練阿嬤:「我沒有讀書我不會教,叫我拿錢去請人教我也沒能力,所以來這裡他們幫忙很多這樣。」

阿嬤靠打零工扛家計,有3個孫女要照顧處境更難,還好社福單位免費陪讀班,至少孫女課業有人幫忙拉一把。

阿嬤:「你不寫字在做什麼?你在玩喔?」

孫女:「我寫完了阿。」

阿嬤:「真的嗎?」

孫女:「真的啦。」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弱勢兒童學習調查。

兒童聯盟調查,弱勢家庭以單親最多其次為隔代教養,家長因為教育程度或是忙於溫飽沒時間看顧,2成弱勢學童上課聽不懂,將近7成沒能力補習,超過一半因為課業落後缺乏自信,很容易因為學習落差自我否定,落入弱勢負循環的無底洞。

孩子的秘密基地秘書長:「剛說給孩子一個公平的機會,就是他生長在哪一個環境,生長在哪一個家庭並不是他可以選擇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外界資源,提供他一些不同的刺激。」

補足學習缺口,孩子的心靈也需要照顧,用陪伴跟歸屬感的魔力,改造偏鄉弱勢孩子的命運。

學童阿杰:「就是爸爸離婚,然後就交一個女朋友。沒有像家的感覺,有時候會看著牆壁上的螞蟻玩。」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秘密基地教師吳鳳雪:「他就一個人在家裡,他很孤單就會對著牆壁講話或是哭。」

琴聲情感豐沛、眉宇間略帶憂鬱,很難想像靦腆的小杰以前放學後成群結伴霸凌同學,更難想像一張張燦爛笑臉背後,都有一個令人心酸的家庭故事,更一度缺乏愛的力量,失去自信跟光芒。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下課後無人照顧的時間容易讓小孩走偏。

秘密基地教師吳鳳雪:「 (下課到回家)這段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孩子很容易跟同儕去到不是很安全的地方,他們只是想要友誼 、想要有人陪伴,沒辦法在原生家庭得到滿足,或是在學校得到滿足,以至於他們去尋找這些(不良)團體,所以很多孩子都走偏。」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2015弱勢家庭調查。

並不是每個家都點亮一盞燈,暖暖的晚餐迎接孩子下課,對不少學童來說下課到睡覺前是最孤獨的黑暗期。調查顯示半數弱勢家庭孩童,課後回到家只有孤單相伴,超過1成整晚都沒大人陪,3成得自己料理三餐,甚至小孩照顧小小孩。儘管大人有迫於經濟重擔,或不得不的種種無奈,但家庭失能的可怕,一個孩子可能就因而葬送。

秘密基地教師吳鳳雪:「我之前經過三星監獄,我很難過因為他們都跟我說,裡面都是關蘇澳跟南方澳的孩子,這麼多的暴力頻傳其實最根本是回到家庭結構,如果真的孩子在家庭有足夠的陪伴跟關懷,那些孩子是不會走偏的,大多數不會。」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越來越多地區創立秘密基地,收留需要被幫助的小孩。

陪伴跟關懷不是大學問,有人聽孩子說說話給孩子感受溫暖擁抱,下課後到回家前,幾個小時到秘密基地充電,讓孩子有能量面對空虛。

儘管財務困窘,還是盡所能讓孩子能學想學的才藝,烘焙、彩妝、音樂、單車啟發孩子潛能,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優點,知道自己值得被愛值得有夢。

只有阿公、阿嬤陪... 全台16萬戶隔代教養│三立新聞台

▲讓弱勢家庭的小孩也有地方能夠學習才藝。

秘密基地教師吳鳳雪:「我們有一個孩子說將來要成為牙醫,我們有孩子要成為音樂老師,有人要成為餐廳主廚,這是他們過去家庭或是自己從來沒有夢想過的。」

學童小杰:「可以讓更多的孩子知道,其實這邊有一個家。」

愛與關懷的力量無限大,是這個力量讓孩子相信,步上原生家庭的弱勢循環不是必然。(整理:實習編輯劉晉姍)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新聞深一度

【#直播中LIVE】【20240511】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