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都是塑膠?微塑膠入侵人體 每人年吃1.2根吸管

文/CTWANT

為緩解地球暖化,COP21(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於2015年12月間通過《巴黎協定》 (Paris Agreement)訂下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就在這一年的8月,一部哥斯大黎加海洋研究者的8分鐘紀錄短片,研究者從一隻瀕危欖蠵龜鼻腔中,拔出一根完整的塑膠吸管,震撼世人,開啟全球減塑議題。

2015年,哥斯大黎加海洋研究者從瀕危欖蠵龜鼻腔中,拔出一根完整的塑膠吸管。(圖/翻攝自Youtube)

▲2015年,哥斯大黎加海洋研究者從瀕危欖蠵龜鼻腔中,拔出一根完整的塑膠吸管。(圖/翻攝自Youtube)

而身為珍珠奶茶、手搖飲大國的台灣,塑膠吸管用量如何?據調查,台灣過去每年要用掉30億根塑膠吸管,排列起來可繞地球12圈。環保署在去年7月起禁止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共8,000多家業者,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政策實施至今,環保署估計每年約可減少1億根塑膠吸管。

但禁用塑膠吸管就能拯救海洋嗎?根據「荒野保護協會」發佈的國際淨灘活動數據顯示,塑膠吸管僅是海洋垃圾的第四名;但值得關注的是,前十名海洋垃圾中除了菸蒂與玻璃罐外,全都是塑膠製品。

台灣每年用掉約30億根吸管,總長度可繞地球12圈。(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每年用掉約30億根吸管,總長度可繞地球12圈。(圖/CTWANT提供)

根據聯合國在201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人類從1959年塑膠袋發明以來,已在地球上製造了83億噸的塑膠產品,這其中只有12%被焚燒、9%被回收,其他許多成了海洋、山林的汙染源,尤其汙染海洋為甚。就連2019年5月人類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達10,928公尺深的新紀錄,都在該處發現塑膠垃圾。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影片中那隻不幸的海龜,所有生活在海洋或依賴海洋為生的生物,都會是海洋塑膠垃圾的受害者。譬如2015年英國有一篇關於海鳥的研究報告,便指出全球有超過9成的海鳥,曾經把塑膠垃圾吞下肚。此外,研究人員也分別在印尼、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國沿海城市的市場抽驗,發現平均約有4分之1的魚,內臟內有塑膠垃圾。

包括貝類、魚類、頭足類等海洋生物,體積大的可能誤食塑膠袋、吸管;體積小的則吃到微塑膠(直徑或長度小於5mm的塑膠微粒),而這些海鮮都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吃進肚後仍有部分會殘留在人體。「綠色和平」在今年初曾公佈一份數據,推估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經由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1.2根塑膠吸管,數字相當驚人。

▲「綠色和平」推估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經由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1.2根塑膠吸管。(圖/CTWANT提供)

此外,綠色和平也與保護保育類動物團隊合作,調查六大保育類動物的水源汙染,發現連海拔3,310公尺、管制甚嚴格的嘉明湖,湖水的微塑膠檢出率居然是100%,也從水鹿的糞便中檢測出微塑膠,顯示「塑膠災難」已遍及台灣陸海空、還人畜不分地都吃下肚,減塑及限塑行動已是刻不容緩。

環團人員在海拔3,310公尺的嘉明湖檢出微塑膠。(圖/綠色和平提供)

▲環團人員在海拔3,310公尺的嘉明湖檢出微塑膠。(圖/綠色和平提供)

延伸閱讀

CTWANT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4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4/25試放場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20240425】彩券開獎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