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1998年以來首見!高雄本土登革熱連26個月加「零」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今(3)日指出,高雄市自2019年11月以來,連續26個月「零」本土登革熱病例發生,這是自1998年有實證醫學紀錄以來首見。

高雄市登革熱防疫有成,已連續26個月無本土病例發生。(圖/中央社)

▲高雄市登革熱防疫有成,已連續26個月無本土病例發生。(圖/中央社)

高雄市衛生局今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高雄市自2019年11月以來,連續2年2個月「零」本土登革熱病例發生;在此期間,全台仍發生73例本土登革熱個案。

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今日向中央社記者說明,登革熱在1998年以前僅能依病狀記錄為「熱病」,日治時期每年都有相關病例或疑似症狀通報紀錄,在1902、1915、1924、1931、1942年更有大流行紀錄。直到1998年核酸檢測(PCR)技術出現後,才得確定其病原是否為「登革熱」。

潘炤穎指出,根據實證醫學紀錄,從1998年至2019年11月,高雄每年也都有登革熱本土病例發生。

衛生局表示,高雄市為同時具海、空港的重要國際樞紐大城,與東南亞等地區交通往來頻繁,又位於北迴歸線以南、氣候高溫潮濕,環境中埃及斑蚊密度全台最高,高人口密度與住宅密度更助長登革熱疫情傳播風險,使得高雄市登革熱盛行率全台最高。

衛生局指出,登革熱流行期以5至11月為主,病例高峰多於8至10月。2016年起高雄市登革熱防疫策略以「決戰境外、醫療整合、法治教育、社區防疫」為主軸。

衛生局表示,2020年8月起,高雄市長陳其邁因應COVID-19國際疫情肆虐,指示針對國際移工、漁工入境後居住檢疫的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加強環境整頓、病媒蚊監測及登革熱快篩等防疫工作。

衛生局指出,市府並持續進行高效能捕蚊燈監測及周邊環境病媒蚊孳生源調查,發現病媒密度增高即啟動「社區動員巡檢-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3合1預防性滅蚊工作,確保防疫旅館周邊社區維持極低風險,以阻絕登革熱病毒於境外,降低社區感染登革熱的風險。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登革熱疫情升溫

【94要客訴之精彩完整版重現】啟動罷免謝國樑!國民黨立委聯合黃國昌要修選罷法!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