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學者指報確診數字沒意義!阿中認有道理 現應做「3件事」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陳時中回應學者疫情建議與看法。(圖/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回應學者疫情建議與看法。(圖/指揮中心提供)

我國新冠本土個案昨日首次突破千例,今(16)日則新增1199例本土個案,連2日本土破千。不過媒體問到,有公衛學者認為,目前防疫記者會上報數字已沒意義,建議以3檢測代替隔離。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學者講的很有道理,目前關心的還是減災,「疫苗施打、藥物整備、輕重症分流順暢」,才是我們積極在做的事情。

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35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199例本土個案及152例境外移入(14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今日本土1199例分布於19縣市,其中新北434、台北206、桃園159為前3多的縣市。

指揮中心統計,昨日疫苗接種15萬5991人,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第1劑84.06%、第2劑79.27%、基礎加強劑0.84%、追加劑54.39%。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發文表示,目前的防疫目標不是清零,而是感染越低越好。且政府每個月也要逐步告訴人民,社會解封、邊際解封將要怎麼做,如醫療、工作、學業等,也應與地方政府合作講清楚,讓人民有所遵循,且在一定風險下安全開放,跟過去整體清零不同,要不要再看確診數字、要不要再開疫情說明會也都要考慮,並且應多花時間推動大規模接種疫苗,唯有將全體免疫建構完整,才有可能與病毒共存。

他說,台灣本來就有很好的開業醫、診所、地區醫院、醫學中心,過去因清零政策,將輕症及重症放在醫學中心負壓病房、重症病房,現應轉變為居家為主,健保署只要將新冠肺炎變成健保給付疾病,從篩檢、治療、住院都有配合模式,就可啟動健保體系,讓確診者在家受到妥善照顧。他同時也建議以檢測代替隔離,並進行3種檢測,像是廣泛且持續的滾動式PCR及抗原快篩、社區廢水中進行新冠病毒核酸監測及持續做病毒基因定序等。

另外,媒體也問到,新光醫副院長、陽交大醫管所副教授洪子仁預估,台灣疫情會延續至9月,屆時會有將98萬多的本土病例,且會有1200-7000人死亡,此預估是否跟指揮中心一致?陳時中表示,「數據不可能一致,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數學模型算法,準不準確只能靠最後的結果證明。」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