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跨界創作者 媽咪老師 Cindy

《螢幕兒童》讀後心得 - 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

早上經過學校附近早餐店,看到家長與其他學生邊吃早餐,邊配手機影片。我內心冒出批判家長的念頭,然而吃飯配影片的生活已尋常可見,回頭想,我們小時候也是吃飯配電視長大的,我自己對於3C的接受度也是從抗拒到擁抱的過程。


現在父母除了奶嘴、尿布、吃飯生活常規建立,平板規範也是育兒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大兒子剛好出生在2010年後的α世代,是第一批數位原生小孩。我曾在兩歲的寶寶面前看Youtube影片,他也會想一起看。當我把手機收起來不給他看,他會嚎啕大哭表示還想看的慾望,甚至還會生氣地要搶手機來看。我看到寶寶為了想看影片的情緒崩潰,上網查資料看到美國兒科協會的建議:2歲以上的孩子,每日不得看超過1小時,所以我在孩子三歲前,幾乎不在孩子面前看影片,並減少使用手機。

我原本不願意開放3C,也是本書提到小孩使用3C的負面影響:

會造成暴力的行為

書中提到:「看電視的老鼠」,看電視長大的老鼠,牠的行為放蕩不羈,有點過動。研究指出:有可能是執行功能出了問題,此情形也有可能會出現在人類身上。美國許多研究都對於媒體畫面中的暴力,會導致攻擊行為。若使用3C照顧長大的孩子,由於缺乏家長陪伴,會無限制地觀看暴力的影片與玩射擊遊戲,就容易影響孩子產生暴力行為。

影響孩子的睡眠

臥室裡有3C產品的學生睡眠時間,比沒有的學生每晚平均少了20.6分鐘。我們大人自己在睡前使用手機,也會一直想要看手機,不想睡覺。因此,睡眠不足伴隨的負面情緒,也是會讓孩子們容易與大人爭吵的原因。


但是,當孩子中班,我們在家自學半年,我又有兼職工作要做。所以每天安排30分鐘的卡通,好讓我喘口氣,暫時做點家事、煮飯或是斜槓工作。孩子們看適合年紀的卡通唱唱跳跳,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漸漸的,我沒有那麼排斥3C。反而開始帶孩子挑選適合的卡通,

告訴孩子哪些是適合的內容及哪些是不適合的內容,從中與他說明原因,例如:太暴力、年紀還沒到等理由。

關於小孩使用3C的正面部分,Youtube上的影片或是芝麻街教育影片,都能讓孩子學習到各式各樣的東西,例如英文、社會行為等等。書中提到有研究顯示,節奏明快的電玩可以提升讀寫障礙的兒童閱讀速度。好玩的遊戲可以提供孩子增加注意力和專注力。

2021年台北封城,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最長暑假。我開放孩子使用平板,例如:觀看電子書、從影片中自學Scratch程式設計。每天4次,每次各用20分鐘。一開始,孩子會乖乖聽話遵守約定,隨著每天無聊的時間越來越多,孩子們開始對於平板時間討價還價,想要多增加時間。正向教養提出:「把犯錯視為學習的機會」,遇到孩子3C成癮或是關掉平板就暴怒,我把他視為練習正向教養的機會。我邀請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顧及眼睛視力,又滿足他們想使用平板的需求。

▲(圖/Google Doodle)

剛好當時是東京奧運,孩子想用Google的遊戲體驗奧運,他們提出想增加一次平板的時間。我理解想玩遊戲的心情,也答應在東京奧運期間多增加一次。這是與孩子共同討論下,一起的決定,很開心這個過程他們都有遵守螢幕的使用時間,從中也會邀請我,一起加入他們的遊戲。

關於3C使用時間,此書作者集合各路專家經驗後,精心的統整出一個懶人包:

1.學齡前兒童每天花在電子時間比任何單一活動都還長。

2.過度接觸媒體對兒童有微小但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包含肥胖與睡眠干擾。

3.善用媒體也可以發揮正影響,例如:學齡前兒童觀看「芝麻街」的影片增進單字量與口語表達。

4.學齡前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家長在此時最能夠培養良好3C產品的使用習慣。

5.確保孩子做出良好的3C媒體使用選擇(適齡、教育性、非暴力),或是和他們一起以主動積極的態度,調整使用規範。

親子共用3C產品,找到使用平衡點。

我曾在臉書的小學生教育社團看到,家長分享對於青少年使用手機的焦慮,家長會一直跟孩子要手機密碼,隨時保持監控孩子網路使用狀況。《正向教養》提到「控制孩子的行為,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與處在孩子對立的狀況,他學不到合宜的3C產品使用規範,甚至可能用說謊、逃避來規避被父母責罵。


《螢幕兒童》指出家長有明確的規定和態度,並跟孩子一起玩Scratch程式,或是一起用平板畫畫,如同是一起用白紙畫畫或是共同蓋積木一樣。家長保持支持的態度,使得孩子學到合宜的3C產品使用規範,對孩子使用3C產生正面的影響,培養他們學習到掌握3C原則,而不被3C控制。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